王红杰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南留中学 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课本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现代文的语言简单,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容易。但部分学生的阅读经验不足,无法理解现代文阅读中的思想和情感。教师需要运用有效性教学方法,及时启发和引导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技巧
1现代文阅读的特点
现代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知识分子的伟大创举。1955年国务院在学术会议上明确汉语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汉语的规范正式确定现代文是从语言角度定义为以现代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章。其中,现代文不等同于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但是现代文包括现当代文学,也包括用现代语言文字翻译的外国作品。现代文阅读的特点:①现代文阅读的特点:稳定、快速、思维形象、整体和感悟五大特性。稳定性表现在识字的意义在于读文,快速性主要指阅读汉字的速度比字母文字快,思维形象性指的是阅读现代文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整体性指的是以大观小的综合性认知和理解,感悟性指的是阅读可以增强人的理解能力。②现代文阅读的意义:现代文阅读是一种动力、技能和需求。阅读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类特有行为,它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短缺的情感碰撞,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阅读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阅读对现代文明发展是一种动力。③当前人类处于信息化社会发展阶段,人类与当前社会的三大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是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即人类虽拥有无限的书籍但是却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第二是量变和质变的矛盾,即面对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接受能力却不足;第三是新旧冲突,即大量的新知识不断涌现,但人们原有理解能力却跟不上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可见,现代文阅读在信息化社会里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现代文可以调剂人们的精神状态,好的文章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生活的意义,创造愉悦的心情,寻找精神寄托,调整消极情绪。因此,现代文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综上所述,现代文阅读是对文本的呈现式理解,这种方式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2.1归纳文本特点,提升阅读解题能力
现代文部分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的宗旨。试题选择的精读文本皆为记叙文,分别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2017年分析“小白杨”意象代表的内涵,“王克怀”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原因,副词“才终于”和“反复”的语言作用;2018年分析“好沉的黄河口的土”意象代表的内涵,“我”心情变化过程与原因,动词“腾出”和“飘落”的语言作用;2019年分析“男青年”人物特点,“我”通过哪些事例体会“温暖”的深意,动词“抢”的语言作用。略读文本内容差异性大,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以信息判断、要点概括、主旨句理解为主要出题方式,题型稳定,但文本逻辑结构和信息整合难度较大。针对现代文阅读文本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归纳文本类型及题型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复习:(1)立足课内教学,如遇到该类型文本,则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形象”“情感”“语言”方面阅读分析与归纳。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的形象和“我”的心理变化,《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形象和“我”的心理变化,《驿路梨花》中“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等,教师可通过开展专题探究学习,有意识地组织归纳文章的分析思路与答题要点,切中关键环节,打通学生思维壁垒。
(2)精选试题,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主旨分析能力。在掌握答题要点规律的基础上,教师须教授在学生的答题规范上下狠功夫,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语境组织语言,精准找到答题要点,并整合信息阐述主旨内涵,尤其是精神层面的要旨的提炼,提升作品的鉴赏能力。
2.2开展探究类活动,训练阅读技巧
掌握阅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由此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和感知力。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探究类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活动:1.文中一共写了三个故事,请以此为线索给课文分段;2.请找出每个段落的关键词,并分别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3.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们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对廉颇和蔺相如做出评价。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本着“由浅到深、由分析到综合”的原则,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课文结构的方法:以事件为线索分析文章结构,以关键词为线索总结段落大意,以已有经验为线索产生阅读联想。如果这三个问题由教师直接讲解,那么学生就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阅读技巧,无法主动在探索中掌握生成技巧的思路与方法。相反,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与启发中逐渐摸索出阅读技巧,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阐释能力和归纳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并有效掌握生成阅读技巧的思路和方法。
2.3勾连课外同考点“运用方法”
为巩固教材所学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扎实掌握并在今后的阅读或考试中更充分地运用、更高效地读书。应该结合考点,沟通课内外阅读的联系,根据考点文体特点、题目类型、考点侧重、错点混点,有针对性地增加文本,延伸阅读,练习用“法”。以考促用、以练促用、以评促用,在此基础上,明晰文体特征,总结方法规律,在反复练习与阅读实践中达到方法的内化。虽不能说我们在教材中“得法”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试”,但考场上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做答,确实是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检验。我们在掌握不同文体、不同类别文本阅读策略的基础上,应该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进行扎实细化的阅读训练,为考场现代文阅读作答奠定方法和能力基础。每篇课文课后助学系统中的“思考与探究”“积累与拓展”既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有效载体,更是中考现代语文阅读题目的基础题型。如果我们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第一课起,就抓住文体特征、题目特点,对接中考考点从文到题细致地阅读、扎实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答题能力自会稳步提高,不可能出现试卷上大量的失分与失误。如:在七年级上册《春》课后“思考探究”中的“二找出段落品味语言”、“三理解比喻句”和“积累拓展”中的“四说说加点词语表达效果”就是中考试卷中“品味语言”类题目的原型。类似这样的考点题目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果教学时借助它们理解课文内容、达成单元训练目标的同时,再辅以规范的答题练习,更利于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策略、各种考点题目作答方法的把握。
3结束语
综上,在“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在知识经济和资讯时代的浪潮冲击下,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在阅读中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开拓眼界、增长学识,成为学习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娇.河北省十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与教学反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任峰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41.
[3]张传燧.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四生课堂”建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4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