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张红丽
[导读]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基础课程
        张红丽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南大园乡总校部    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基础课程。依托校本教研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值得探索的研究课题。从分析校本教研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中校本教研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三个落脚点———教师、学生、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教研;高效课堂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场,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教学相长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校本教研过程中,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不同,因此校本教研的最终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理解有偏差,校本教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此,本文尝试从校本教研的角度入手,探究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校本教研的特征分析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任何学科都可以开展校本教研,而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校本教研具有科学性。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学科,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仅仅将目光着眼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注重校本教研,因为只有使小学语文校本教材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实现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二是校本教研具有灵活性。语文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但其并非教学的全部,要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还需进一步对语文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校本教材具有时代性。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素质教育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重心,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避免教学形式的千篇一律,必须研发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征的校本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展现校本教研的价值。
        二、当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中校本教研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差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期间,前期的教研工作基本上都由教师完成,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只有教师积极投入,才能真正展现校本教研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主体意识差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长期处于匮乏状态,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一直比较繁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兼顾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甚至还要兼任班主任,教师的教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教师的教学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本教研工作中。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绩效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将校本教研纳入绩效和激励范围内,因此许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有头无尾,而这势必会影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二)校本教研形式过于陈旧时代在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也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校本教研的作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求。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还是传统的“听课—说课—评课”,这种校本教研活动虽然能够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其教学能力,但是这种教研形式往往过分关注某篇课文或是某节课的教学,而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三)校本教研缺乏专家指导校本教研是围绕学校及学科教学活动展开的,不同教师由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经验等的不同,在校本教研方面会有不同的看法,而要统一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就需要专家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指导,纠正校本教研暂存的不足。但现实中的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却长期缺乏专家的指导,而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与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也极为有限。因此,校本教研处在表面热闹,但实效并不明显的尴尬境地。
        三、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途径
        (一)立足教师,提升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如前文所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导者,校本教研活动应包含哪些内容,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都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先行分析,制订科学的教研计划,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落实。因此,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高校课堂建设首先应关注教师。首先,学校要明确校本教研的绩效和激励机制,明确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教师参与相关工作的意识。校本教研是一项复杂且艰辛的工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传统的“听课—说课—评课”教研活动为例,参与活动的教师必须对说课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说课的教师,其可能要提前制作教案、备课,以保证说课效果,而听课教师同样需要对说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说课教师的教学习惯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保证校本教研活动顺利落地。对教师来说,教学虽然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得到认可,而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的绩效和激励机制最能使教师感到自己的付出是被认可的,这样能够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也可以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校本教研切忌盲目,在教研活动中,学校要与相关专家学者及时对接,邀请他们入校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教研方面的短板,推进校本教研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当然,不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所不同,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学校校本教研的侧重点,校本教研的多元形式和最新的校本教研信息。总的来说,只有具备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并掌握一定的校本教研能力,教师才能顺利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而建设语文高效课堂。
        (二)立足学生,保证教研内容科学合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校本教研还必须有学生立场,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保证教研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合理。首先,在具体的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学、想学、需学的是什么,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学情,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效果,建设高效课堂。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四季之美》为例,这是一篇散文诗,描写的是四季最美的景色,在“听课—说课—评课”环节,笔者发现许多教师会将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感受和领会四季之美”上,应当说这个目标是合理的,但对学生个体来说,每个人感受到的四季之美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秋季,觉得秋天果实累累,自己能吃到各种好吃的,秋天有着丰收之美,而有的学生则喜欢春季,因为春天百花齐放,有着生机和芳香之美……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感受和领会四季之美”就有些过于宽泛了。其次,开展校本教研,教师还应明确学生如何学,学到何种程度,这样在落实各项校本教研活动时,教师才能心里有数,然后对现有的校本教研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如为了对学生的学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尝试打造“模拟课堂”,让师生互换角色,在学生讲课时结合他们的表现分析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应秉持发展性原则,以动态眼光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
        (三)着眼实践,丰富校本教研形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长期以来,“听课—说课—评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但单调的教研形式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教研收获停留在认识和经验层面。因此,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必须落实在实践中,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多主体吸纳到教研活动中,比如家长,教师可让家长指出校本教研的不足,纠正校本教研的方向,这样才能真正将校本教研的成果应用于高效课堂的建设之中。总之,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校本教研需要考虑学校、学科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语文教师要不断充实自我,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在探索中提升自我,造福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