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高 宇
[导读] 数学是小学学科的重要部分,数学也像其他学科一样源于生活,而又应用和服务于生活
        高 宇
        贵州省纳雍县第二十一小学  贵州毕节  553300
                                         
        摘要:数学是小学学科的重要部分,数学也像其他学科一样源于生活,而又应用和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教学生活化重要意义的分析,对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可以不断地完善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新课程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中创建生活情境,提高数学能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的时间,也是师生互动最多的时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实施有效的情境创生,利用情境创生来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室、课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教科书所用的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样的形状、什么样的物体属于长方形,什么样的物体属于正方形,从而加深了对学习知识的理解。此外,在学习与加减法混合运算有关的数学问题时,教师还可以经过创设生活情境来进步孩子的数学才能。例如,教师可以为每个人创造这种情况:春天来了,老师们将带孩子们出去春游,班上有27个学生。老师租了两辆公共汽车,这辆公共汽车可容纳14名学生,第二班车有多少学生?通过创造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教学问题,孩子们被问题解决所吸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实践问题解决。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丰富教学内容是将小学数学生活化渗透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从学习中意识到生活化元素,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的概念、定理等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记住数学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践中。学生在转变数学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1]。教师可以积极地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以辅助课堂教学,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小时钟携带到课堂中,利用时钟讲解知识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拨动指针,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再比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切西瓜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课后可以将西瓜分给学习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作为奖励。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中的演示工具,可以缩小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三、角色扮演融入教学
        在现在教学理念的发展情况之下,严肃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教学的深入发展,充满活力和参与感的教学课堂反而是大多数人推崇的上课方式。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同样可以从学生的參与感入手,教学目标只要能够达到,对于一堂课来说就是成功的,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法引入教学课堂当中,对于一个知识点,通过充分的准备,以学生为扮演者,学生通过实际的扮演,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趣味性,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天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轮次表演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也能够增强竞争意识,在合作中竞争,不断地强化对知识的学习主动性。
        四、联系日常事物,强化学生认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数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发现所学的内容和生活有直接关系后,会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上也更加容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了解,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来理解教学知识,可以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死记硬背或者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厌倦的心理,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受到新颖的教学,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在不断强化学生认知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形成长时记忆,使学生对教学知识加深印象。
        五、实践活动生活化,提升数学的敏感性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数学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工具性。新课标倡导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融合起来,通过问题的解决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能力。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寻找生活中数学的足迹,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从而积累数学体验,提升数学的敏感性。如“厘米与米”的教学时,教师先从儿童比身高的活动入手,让学生明白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之后布置课外作业:量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长度、数学课本的长和宽、爸爸的手臂的长度、写字桌的长度、树的周长、花园的长和宽等,这样的活动,低段儿童所喜闻乐见,通过测量活动的开展,不仅熟悉了测量的工具,熟练运用工具进行实践活动,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发展了能力。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并且依赖于数学知识。善于结合实际把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找到自身对数学结合实际能够解决的问题和缺陷处,这样促进了学生及时养成解决问题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推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庆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00(005):203-203.
        [2]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12-14.
        [3]张贻群.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8):296-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