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王成
[导读]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成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辰清镇中心学校    164299
        摘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采取问题导出教学,注重联系生活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掌握“猜想”“探究”“实践”的数学思维学习过程,帮助学生逐渐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合理地应用。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
        1、整体感知学情,对比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化的特点,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知识的划分是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教材,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控教学节奏。比如,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例,教师需要了解全部教材内容,弄清楚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教学,效果会更显著。教师可以整理和归纳同一类知识点,再结合这一类知识进行分析解读,通过类比教学法渗透数学思维,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材讲解知识,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效果甚微,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形成。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先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先引导学生复习之前的知识点,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整体上的了解,如果大部分学生做得不好,教师则有针对性的调整目标,增加联系;如果学生掌握都很好,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对比,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比如,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自主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这样的对比教学,强化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总结出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引领,总结知识、归纳要点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2、注重生活联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标准》中提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能力,应当注重保障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而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紧密,从基本的“加、减、乘、除”“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到“图形的认识与应用”,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在实际教学阶段,当数学教师向学生教授“难点”“重点”数学知识时,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建立联系,以直观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再次认识生活。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应用有着积极影响。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抽象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利用一张A4纸,对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折叠、拼接,然后计算A4纸涉及到的面积,利用“面积转化”的思想,得到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当然,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例如,在新房子的墙面上刷涂料,从全局的角度观察房屋结构,可以将房屋整体看成一个长方体。通过对屋子内部刷墙面、墙顶、铺地板等实际装修活动的观察,将房屋内每一个面的面积相加,最终得到的总面积便是房屋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培养学生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联系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塑造以及应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体现,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对相关理论知识、定理概念、数学公式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实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师生互动,在知识解读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师生互动是一种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强化师生之间有效信息传递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依托小学生学习特点,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点拨和指导,与学生一同探究分析,从而达到加强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微笑面对学生,减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学中要使用亲切的语言感染学生,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式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以此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任务驱动等活动,借由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强化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数学思维。比如,在“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合作探究。课上教师设置疑问:大家想一想,如何表示将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5枝铅笔呢?在问题的引领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则给予指导和点拨。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纷纷开始研究,有的学生用铅笔摆、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最后,有一部分小朋友想出来:“用‘+’将它们连接起来。”,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那么大家能够解释一下‘+’的表示的意思吗?”通过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强化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进一步引领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虽取得初步成功,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课题意义十分重大,数学思维能力一旦养成,学生将受益良多。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各方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学校、家长、教师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教师自身也应当适应变革,适时做出改变,促使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学习提供助力,促使学生尽快养成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建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141-142.
        [2]郭丽英.以问启智,让思维放飞在数学课堂[J].家长,2021(09):179-180.
        [3]林剑晖.探索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教育艺术,2021(03):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