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华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成团第三中学 广西柳州 545103
摘要:通过学生们发展阶段的特点来看,初中时期是学生们学习与形成运动习惯的重要阶段,针对中学生身上存有的个性特征及运动能力的差异,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因材施教,运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形式,为学生们运动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条件。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展开具体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运动能力
引言
现阶段,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响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要求,重新规划自身的教学目标,与学生们的实际运动能力相结合,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形式中突破出来,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们构建出一个参与感较强、充满趣味性的体育学习环境,为学生们运动素养的提升,打造良好的基础。
一、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有的不足
(一)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形式较为滞后
通过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体育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们展开知识的讲授,其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缺少互动性与趣味性,从而让体育教学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较为抽象的体育知识难以让学生对其展开充分的理解与掌握,长期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觉得较为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并未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严重忽略学生们身上存有的个体差异性,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集中活动活动后学生们自由活动的现象,培育学生们的运动能力过于表面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极少涉及,进而造成大多数学生无法适从,导致大部分学生形成体育课浪费学习时间的错误想法,体育课堂教学丧失了引导学生系统展开体育技能学习、加强学生身体素养、运动能力教学的初中,长期枯燥、死板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得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没有办法取得最佳的教学目标。
(二)并未突出运动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通常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课程内容,并未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没有深层次挖掘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与潜在能力,课程安排存有教条化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办法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班级学生们优势与不足,没有办法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教学形式与计划,从而无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的对策
(一)革新教师教学方式,展开兴趣教学实践
体育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将兴趣作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展开体育教学实践进程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们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自主参加到体育学习之中。比如,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们讲授足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分步骤展开“足球球技比拼”活动。在足球活动开始之前,体育教会可以将与足球有关的基础常识与动作,通过现代化信息设备或者是短视频,发布到班级群中,让班级学生对基础常识及动作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下来,体育教师在针对学生们的实际运动情况,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足球球技比赛目标,当学生在完成上一个阶段的目标后,方可进入到下一个层次之中。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对以此完成所在阶段任务的学习基于加分奖励,借此激发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赢得比赛胜利的欲望。最终,体育教师应当录制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的视频,并且发布到所在的班级群之中,为其他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并且引导其他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薄弱环节的训练,进一步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转变教学角色,促进教学观念的创新
现阶段,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若是想要响应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发展,在教学观念上应当积极进行创新。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最快的时间内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把“引导为主、教导为辅”的教学形式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凸显运动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体育知识的思维习惯,将学生们以往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知识。比如,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们讲授武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中,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向学生们指导与讲授武术动作的要领,接下来引导学生们体会武术动作,研究怎样应用所学习的武术动作。通过全程参与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也能够体现着组织与引导的作用,学生们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到了有关的体育知识,并且通过探讨学习与实践活动,来对自己所学习的体育知识进行检验,深化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有关知识,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全面掌握。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育,展开因材施教教学
由于学生们成长的环境、生活习惯、年龄等诸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在成长发展进程中存有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存有较大的个性化差异。而学生们个体化差异在提高自身运动能力方面存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若是想要真正实现提升学生们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则需要高度重视与体现学生个体化差异的直接影响,对学生们身上存有的个体化差异展开深层次挖掘,创建一套详细的学生个体化差异档案,把学生们展开分组、分类。比如 ,针对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这个内容,体育教师应当依据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展开分类指导。虽然立定跳远这一动作看似十分简单,但是这一动作对学生们的身体协调性、腿部力量、瞬间爆发力等多个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需要通过前期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练习数据,充分了解学生们的身体机能及技术能力,对于爆发性相对较弱的学生们展开短跑训练,借此加强这部分学生腿部的肌肉力量及身体的反应速度,针对技术与动作不熟练的学生,体育教师应当为其讲授起跳、呼吸、摆臀等动作的互相配合,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身上的潜在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之中,体育教师应当多多鼓励班级学生,放松心情,持续加强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形式的革新,为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途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响应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观念,探究个性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的新形式,将运动能力的培育当成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关键内容,将学生感到兴趣的教学形式运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由以往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述君.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109-110.
[2]赵凌宇.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策略[J].中华少年,2020(20):82-83.
[3]何国宝.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的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20(17):71-72.
[4]张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新课程,2020(14):199.
[5]吴柯江.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的评价策略探索[J].亚太教育,2019(07):140.
[6]牛文博.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运动兴趣——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高考,2016(1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