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渗透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武文莉
[导读]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以高中生物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和素材渗透生命观念的培养
        武文莉
        山西省孝义中学校 032300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以高中生物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和素材渗透生命观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培养生物学科所需要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并且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这要求教师在生物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借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且整合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生命观念的培养与渗透。
        关键词:生命观念;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生命观念是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生命观念的教育与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情感体验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导致生命观念的教育培养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在新课程里面的要求下,教师应当将生命观念的培养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并且探讨生命观念的深沉的内涵。
        一、生命观念的内涵以及拓展研究
        (一)结构与功能观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体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形成了生物体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基础。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当借助相应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渗透,使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达到培养生命观的目的。
        (二)进化与适应观
        生物的进化是自然界中生物的普遍现象,也是生物发展自然选择的结果。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中涉及大量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当紧扣教材,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好的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三)稳态与平衡观
        稳态与平衡观是生命机体在神经系统以及体液的共同调节下。通过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平衡。从宏观上来讲稳态与平衡观在整个自然界中都体现出和谐与平等相处的关系。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不仅要从微观上加强学生的理解更要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观念。
        (四)物质与能量观
        物质的代谢离不开能量的支持,而物质的转化也往往伴随着能量之间的转换。因此,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案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物质之间如何借助能量实现代换,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透过生物的表面直达本质,从而在更深层次的维度上理解生物学科的生命观念。


        二、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借助相关概念进行教学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涉及大量的科学概念,而这些生物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概念的教学渗透生命观念,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以全新的角度进行理解,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之后,借助自己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并且能够阐释生命的本质。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知识点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细胞之间的整体结构,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将这些概念串联起来,通过这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都在进行物质的交换。通过这种概念式的教学活动,能够为渗透生命观念提供良好的素材和载体,既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实现了生命观念的渗透。
        (二)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探究性教学方法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立足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在课程准备阶段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任务。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在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生命观的渗透。
        以高中生物课程“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组以及实验组之间的对照,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与对照的实验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学习本节课程的知识,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掌握课程教学的内容也能够体现出生命活动的稳态与平衡观念。
        (三)借助科学历史实现生命观念培养
        生物学科的发展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丰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并且形成了生物学科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精神。这些内容都是渗透生命观念培养的良好素材,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体验生物学科的发展,在探索与体验的过程中树立朴素的生物思想观念,进而落实生命观念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观念的培养是教师应当完成的基本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针对生命观念的深层次内涵进行剖析,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以及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生命观念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张 芳.浅谈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新一代,2018(24):148.
        [2]范朝宽.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9(09):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