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小场地体育课堂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李翔宇
[导读] 教育改革下,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使更多适龄孩子走进学校
        李翔宇
        南宁市青秀区埌西小学 530000
        摘要:教育改革下,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使更多适龄孩子走进学校,进入小学课堂,而学校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当今社会已不仅仅注重学习成绩,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小学体育课也获得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体育课也不再是简单的运动或是玩耍,教学内容更偏向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体育常识,但体育场地狭小及器材匮乏任是许多学校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小场地上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课程体验,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提高体育课的有效度,本文通过对小场地优势的分析,浅略的提出了教学策略,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使小场地得到有效利用,提升学生上课体验和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场地教学,优化策略
一,引言
        体育场地和器材是落实体育课程要求和嘘声课程体验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物质保障,而合理使用教育场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学校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场地小是许多学校都在面临的难题,基础器材的不完善也增加了课程教育的难度,如何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学校资源,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做好素质教育,提升课堂质量是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小场地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的增加学生课堂体验,实现素质教育是学校体验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小场地教学的优势
        1,小场地可以督促老师进行课程创新,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完成课堂教学,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通过实践证明,通过各种各样的新颖的实践活动,确实能够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在长跑等考验耐力的教学中,不少学生会感到单调和劳累,甚至会感到害怕,产生抵触情绪。而小场地就减少这种孤独乏味的感觉,可以使教师更贴近学生,更好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对体育课教师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对动作的示范要到位且优美,讲解要使用专业的体育术语,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严格标准的要求学生,耐心讲解和亲身示范相结合,使学生从小养成严以律己的优良品质。
        3.小场地教学便于教师进行指导和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例如在大场地上进行以技术教学为主的耐久跑课时,会使教师在疲于奔走时无法注意到每个学生的跑步状态,而小场地教学则能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缺点,因为场地狭小的缘故,教师不用疲于奔跑,而是在分组训练的情况下,很好的观察每一个学生,发现并指出问题,后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出现缺误定型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三,优化小学小场地教学策略
        (1)科学进行班级课程分配,增大场地使用效率
        课程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的使用,合理有序的课程编排是小场地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应在体育课程编排上改变传统的上午主科,下午副科的方式,将体育课分配到上午、下午的不同时段进行,同时要注意各年级的合理搭配,错开各年级使用场地的时间,使各年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活动区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上课前应更具课程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方案,有序合理的安排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在保障学生身体安全的前提下,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活动。在上课过程中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从课堂中学生实际表现和状态出发,适时的调整上课内容和环节顺序,有效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学生体验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统筹进行场地规划,最大限度发挥场地资源的作用
        教师应做好场地规划,最大限度的使用场地资源。教师们在上课前可以与其他班级老师互相沟通,了解彼此班级的活动内容,适时对自己的活动安排进行调整和场地的分配利用,这样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又解决了场地狭小的弊端;同时,在进行危险性项目的训练时,需要设置学生对周围路过同学进行提醒,以免发生意外,在保护学生安全的同时使教学有序进行,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对资源的利用。
        (4)巧妙使用体育器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趣
        体育教师在选择器材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给学生选择何使的设备,保证学生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和自身的安全,通过器材的使用也可以增加活动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程,有效提高身体素质。
        总结:体育老师在上课中前需精心做好课程规划,上课时合理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通过不断的创新形成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场地上好一堂趣味盎然的小学体育课。体育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意识,在课程事件中多总结上课经验,多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调动学生运动兴趣和上课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性,使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在小场地开展体育课教学反思推广设计,贾刚
        [2]浅谈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李金钟,中华少年,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