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策略培养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陈礼
[导读] 初中地理科目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也为了八年级的毕业会考做准备
        陈礼
        重庆复旦中学  400012
        摘要:初中地理科目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也为了八年级的毕业会考做准备,更对他们能与高中学习的知识相衔接、甚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了很好的准备。本文在阐述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教师在教授学生地理知识时所存在的问题,来对未来教师对学生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能力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进阶;初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方式
一、前言
        教师对学生进行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能力培养,首先要明白地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进阶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意义。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地理课程的知识
        对于教师来说,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尊重每个人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地理知识按照由易到难的逻辑对学生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维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能最大程度地消化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地理知识。[1]
(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自己的独特性,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学生若要学好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必须先培养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综合思维思考区域特性。
        对于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教师来说,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的去培养,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这门科目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率。
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一味只讲知识,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教师对地理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其仅在期末及会考中进行考试,所以很多学生、教师都有一种将其“放生”的心态,导致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仅仅教授会考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通过不断地做题、测试来使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很多看似很难记的地理知识点,达到能应付考试的目的就皆大欢喜,但殊不知初中地理的学习并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大多数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是建立在能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教师一味地只讲知识,对地理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彻底,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怀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应对,难免导致学习地理的效果不佳。
(二)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
        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盘教导那么简单,教师扮演的往往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独裁者,何况初中地理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应该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参与到地理知识的预习、课堂学习、复习当中。而如今的地理课堂往往是教师划重点,划完重点讲题目,讲完题目理所当然的下课,学生对课堂以及教学的反馈作用被大大的削弱了。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缺乏创新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的输出或是对学生进行简单提问远远不够学生应对比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地球运动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学生想要弄清楚全凭借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己无边无际的幻想能力,在教师将一道容易出错的地理习题讲解透彻时,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但在遇到考察内容完全相同的另一道题目又会瞬间失忆,面对题目手足无措。[2]
三、教师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阶梯式、分层次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备案
        初中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一门课程,不管是教材中色彩缤纷的异国色彩还是天气的风云变幻,对学生来说都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在拿到教材后应该首先明确课本中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阶梯状的知识点分层,例如对于人口社会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按照学生的熟悉程度划分为中国到亚洲,再到非洲或者美洲,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从自己熟悉的国家、人种来进行了解,然后再介绍与自己有差异的其他国家或者大洲。例如在对于气候划分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先介绍与学生所处地域相似的城市气候再介绍差异很大的,最后在比较中学习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区气候,这样分阶梯式的教学不仅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并且还能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记忆,对于教师来说,也使地理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的综合能力
        地理本身就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蕴含的规律进行解读,因此,这门学科本身就要求学生应该用时空的、立体的、综合的视角学习地理知识。身为一名地理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以及对地理进行综合思考的能力。而最好的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就是地理实践。例如,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模型或者让学生切土豆制作模型等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试验和观察,对等高线地形图理解更深。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购买立体的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在教导学生学习地形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或者触摸地图上地形的凹凸不平体会每种地形之间的细微差别。
(三)增强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天气、交通以及昼夜变化,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的日常所见进行结合[3]。例如,在一年的四季变化中,夏天太阳总是早升晚落,而冬天太阳总是晚升早落,教师在教授学生有关昼夜节律变化的知识时就可以以此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昼夜节律变化的思考,进而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又如,每到夏天总是免不了下雨雷电,教师就可以选一个下雨天教授学生有关天气变化的地理知识,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发现有趣的地理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主动性。
        结语:地理是一门天然对学生就具有吸引力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不能白白将这一优势泯灭掉甚至是变为劣势,而应该在循序渐进的地理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朱雁红.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2]康开胜,王小燕.落实地理概念和名词的学习,培养综合思维能力[J].教学考试,2018(45):68-69.
        [3]陈红,吴燕坤,田甜.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3):2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