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弟
广东省云浮市第一中学
摘要:语文作为初中必修科目,且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下,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质。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阅读感悟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储备,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引言:语文是教育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语文学科中有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优秀文化可以通过名著阅读的方式进行表达。以增强学生对名著赏析与理解,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制定阅读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真正掌握与了解名著阅读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采用科学方法,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明确阅读内容,为学生收集阅读素材,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真正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阅读目标,结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掌握与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阅读参考范围,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学生通过名著阅读法能够加深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与阅读《傅雷家书》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傅雷的生平事迹,给学生讲述家书创作意义。使学生在体味傅雷家书中思想情感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积极性[1]。
2.加强名著经典赏析,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名著书籍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化了解,在优秀经典文化中,感受中国文学独有魅力,体会诗词所想要表达的情感。阅读经典名著,领略名家思想、感受大家风范,学生从小接受名著文学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能有效增强学生文学气质。以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为例,教师可以先简要地概述故事内容。通过从林冲的搏斗场面中,找寻学生兴趣点,促进学生在品读文章时,更加客观的了解故事人物性格特征。“智取生辰纲”、“武松景阳冈打虎”等也都是《水浒传》中的经典章节。学生可以结合名著文本介绍与想象力进行创新,并将其整理记录在名著累积笔记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提升[2]。
3.借助名著阅读,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古文名著,在优秀经典名著典籍中,学生能够增长知识、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增强感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方面,通过名著阅读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思维模式,便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名著阅读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其实名著阅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对文字进行分析感悟的过程,便于学生对名著文本内涵进行深入探索。例如教师在导读《西游记》时,可以通过讲述“真假美猴王”、“大战红孩儿”等故事,让学生了解与体会唐僧师徒四人的遭遇。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播放名著选篇的视频或是音频,使学生更加立体化地认知人物角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阅读体验、开拓思想情感[3]。
4.借助名著阅读,提升学生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是由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累积,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扬国家及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是历经五千年累积与洗礼而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例如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是从多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现实的史诗性著作,被称之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书籍中包含大量的经典诗句,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文学历史知识,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4]。
5.重视名著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历史长河,学生应该养成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阅读名著,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民族精神与民族魅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感悟能力,肩负起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束语:
得阅读者得天下,培育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老师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帮助孩子找到阅读的门径,需要多种阅读策略的支持,课堂的名著导读课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少珍.名著导读:浸润于经典阅读的语文素养——统编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新教育,2020(34):26-28.
[2]赵青秀.搭建方法支架:基于写作素养提升的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22):35+37.
[3]郑桂英.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实施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67-68.
[4]沈晓丽.激活名著阅读润泽学生心灵——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