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 150001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初始阶段,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学生开始应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通过积累化知识和方法,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也逐步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逐步增强。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以及中考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价值,所开展开的化学课堂没有体验化学的趣味性,没有展现科学的魅力,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在化学思维发展上也受到阻碍。本文结合生本教学理念,探索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化学教学
生本教学理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指导思想,也是非常基本的教学要求。随着新时代教学的改革工作不断推进,首先摒弃的就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1]。因为学生是学习者,所以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从化学这个学科来分析,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用来作为兴趣激发的手段。同时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也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要予以重视。
一、演示实验为主导的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激发
虽然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是一门和大自然联系密切的学科,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并不是非常高,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突出化学这门学科的自然特性,没有将自然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无法真实的感受到化学变化[2]。在生本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兴趣激发起来来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到学生一定会非常关注:“实验”二字,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一定非常好奇,化学实验时什么样,化学实验会有什么奇怪的现象发生,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教师能够解答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认识学生的心理活动后,要将演示实验作为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演示铁在纯氧环境中燃烧的现象,教师将烧红的铁丝,伸入事先制备好的氧气中,学生立刻看到集气瓶内出现火光四射的现象,犹如烟花搬的实验现象立刻激发学生对铁在纯氧中燃烧的兴趣。随后教师展示一个去壳的生鸡蛋,学生发现生鸡蛋虽然最外表面的壳去除后,但是原本紧贴着壳的膜并没有损坏,而是将鸡蛋清和蛋白完整的包裹在其中。这是学生第一次见到这种鸡蛋,学生非常好奇这个鸡蛋是如何形成的。最后教师还可以演示氧气助燃的实验,当学生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魔术般的现象后,立刻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导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当学生进入到初三年级后,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的知识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入初三年级的学生,心智能力与初一初二学生相比更加成熟,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应该要有一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
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展开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分析和交流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更高阶段的化学学习作准备。
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部编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节课时,教师将本节课设计为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对酸和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从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出发展开学习研究。教师为学生制定好了学案,内容包括: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酸和碱是否会进行反应,如果进行反应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从微观的角度上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尝试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多个中和反应归纳中和反应的特点,以及共有的生成物。最后找出课本中对溶液酸碱性表示的方法,分析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变化。本节课教师要求学生从小组合作的角度上展开自主学习,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定好了学习方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学案中的每一个问题展开思考分析,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对与疑难问题要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来解答,从而实现对学生化学思维素养提高的目标。
三、联系生活展开做中学教学模式
化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当中寻找化学素材,在生活中展开教学工作。同时陶行知作为我国的教育先驱,提出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要求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作为化学学教学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生活物品制作化学模型,或者进行化学实验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碳具有净化能力”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联系净水器展开教学工作,净水器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生活物品,净水器可以将浑浊的水净化为清澈的水,表面上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实际上这个过程非常的简单,主要就是利用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矿泉水瓶、木炭屑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让学生将浑浊的水倒入净水器中,最后发现从净水器流出来的水是清澈的,这是学生自己利用生活物品所展开的化学模型制作,让学生瞬间获得了成就感。在学习:“氧气的制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药店购买双氧水,将一定量的双氧水和红砖粉装入试管中,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即可收集到氧气。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制作化学模型,展开化学实验操作,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四、结语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生本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本文从演示实验、化学思维培养、联系生活展开做中学教学这三个角度出发,探索初中化学教学路径,从而实现对学生化学兴趣、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维建.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47-48.
[2]陆燕.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化学实验教与学方式创新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49+51.
[3]鲁小宝.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