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 王晓晖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高等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不仅能为教学发展保驾护航,也可以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因此,要不断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并积极响应物联网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高等院校发展需要。本文首先,分析物联网的概念定义;其次,阐述物联网趋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期望能为高等院校后勤管理发展提供一系列参考意见,并为高等院校不断进步奠定基础。
关键词:物联网;高等院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素质教育的不断升级与改革,使得高校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共同为教育事业升级奠定基础。传统后勤管理工作较为落后,不仅不符合学校发展需要,也影响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在物联网趋势下,高校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创新,并加强对其创新的重视,这样才能促进后勤管理工作发展,也为素质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现代化发展,也能有效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
一、物联网的概念定义
物联网概念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不同国家对物联网的概念定义有所不同,而且物联网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和升级过程中也得到创新和升华。
(一)传统定义
所谓物联网是对互联网概念的升级和拓展。因此,基于互联网理念发展的物联网,以互联网为核心。首先,物联网并非局限在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的物,同时也包含很多无线传输设备,在无线传输设备中会交换相关的数据信息;其次,物联网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及智能识别的帮助,不仅要在特定协议下,通过网络交换相关数据信息,也会通过网络实现定位、监控、感知等等现代化科技功能。
(二)我国定义
我国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对物联网进行全新定义。认为物联网是将不同设备及工具通过不同类型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例如,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监控、智能传输设备等等。同时,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已进行大规模应用,并会利用云计算系统保证物联网的安全性。在这种环境下,尽量保障信息安全性,不仅可以使物联网在逐渐发展中获得更多认可和使用,也为我国发展提供更全方位的便捷性服务。
(三)欧盟定义
欧盟认为物联网属于覆盖全世界的基础设施,由于其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和通信,因此,对实体的物和虚体的物都能进行相关识别,通过进行智能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整合。这一定义属于欧盟委员会认可的官方定义,受到大部分欧盟国家的认可。同时,物联网涵盖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不仅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帮助,也使得智能识别技术逐渐趋于成熟。
二、物联网趋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想要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必须要加强对后勤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首先,要在招聘的第一关口上加强对人才的筛选工作,不仅要提升招聘要求,也要加强对人才物联网知识考核,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合理的利用互联网知识。同时,可以通过提升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前来就业,从而提升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养,不仅要定期象棋传输先进的物联网知识,也要引导管理人员进行自我提升和成长;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考核,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能通过对优秀员工进行适当奖励,从而提升员工的自我提升意识。同时,也要对长期无法进行有效提升的员工进行综合考核,从而为其提出针对性提升意见,使其进行有效提升。
(二)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效率
虽然物联网的发展具有诸多便利性,但高等院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目前的后勤服务工作仍然比较复杂,学生需要办理水卡、校园卡、饭卡等等。可以通过建立物联网一卡通,为学生提供便利,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后勤管理效率。同时,会有一些学生发生卡片丢失现象,目前的相关补办工作需要对大学生多重手续,要将相关的补办手续进行简化,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后勤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卡初期,收集学生的全面信息,后期通过信息核实,为学生提供办卡服务,这也会使学生得到更便利的服务体验。并且,学校还要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数据服务库,相关后勤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登录,查询相关信息,这样也能尽量减少信息丢失现象出现,并避免查询工作的繁琐。
(三)更新和完善后勤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帮助后勤管理人员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后勤管理模式需要加强更新。首先,可以增加其自由选择模式。所谓自由选择模式,是学校师生可以直接在后勤部门购买相关服务产品。后勤管理部门通过三方比价和招标,选择物美价廉的企业为后勤保障部门提供相关货源。通过企业力量,使得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不仅要确保三方比价和招标的良性竞争,也要通过严厉的规章制度,减少贪污腐败现象出现,高等院校后勤管理部门并非盈利场所,必须以服务为重点,这样才能减少本末倒置现象出现,为后勤管理部门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使其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少走弯路。
三、结语
所谓后勤管理包含医疗卫生、食堂、宿舍设施等等方面,这些繁杂的工作必须精细化开展,这样才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为教学开展和革新奠定基础。不断加强对物联网的重视和利用,可以使后勤管理模式得到有效简化,也能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工作简化也可以有效保障学生以及教师信息安全,从而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杜非非. 试论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32.
[2]李瑞霞,陈振伟,凌海波,涂劲松.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6):91-95.
[3]张惠芹,周骥平,何朝龙,徐文,胡学龙. 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01):271-274.
夏静(1985.12),男 汉族 安徽无为人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会计学学士,助教
王晓晖(1984.01),男,汉族,江苏东海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学学士,馆员,图书馆学专业方向,
课题名称:基于物联网趋势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课题级别: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2021xjkyxm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