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特点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梁木南
[导读]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初中生的中长跑训练,一方面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初中生的中长跑成绩。
        梁木南
        新兴县实验中学 广东 云浮 527400
        摘要: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初中生的中长跑训练,一方面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初中生的中长跑成绩。文章针对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中长跑训练的有效教学方法,有助于中长跑训练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中长跑训练;教学方法
        1 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因素
        1.1 学生自身的身体发育特点
        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在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四肢无力,胸闷气短,引发身体上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些学生的肺活量并不是很充足,在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从而影响正常的中长跑训练。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中长跑训练的目的[1]。
        1.2 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基本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强度适中的中长跑训练。然而事实上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并未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纯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单一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在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并且还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将严重影响中长跑训练的效果。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
        1.3 中长跑训练的特点
        中长跑训练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并且中长跑训练项目比较枯燥、乏味,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仅仅是一项重复性训练。学生对这种一成不变的体育训练项目往往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敷衍了事地进行训练,很少会有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中长跑训练[2]。
        2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中长跑训练的有效教学方法
        2.1 注重增强中长跑训练的趣味性
        中长跑是一项较为枯燥、乏味、单一的体育训练项目,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对中长跑训练很难提起兴趣。这样不仅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打破这种体育教学局面,注重增强中长跑训练的趣味性,可以适当地将游戏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中长跑训练。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精心地设计中长跑训练计划,促使学生感受到中长跑训练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3]。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闯关类型的游戏。在正式开展训练活动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成员的平均实力水平必须相当,并且合理安排男女比例。随后由小组长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分配任务,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便可以正式开始中长跑游戏。中长跑训练游戏正式开始后,站在起点的学生需要完成10个仰卧起坐、抱头深蹲15次、连续跳绳50下,中间不可以间断,一旦间断就需要重新跳。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获得胜利,所有学生都会全力以赴地参与训练,训练效果较为理想。


        2.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并未全面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而是一味采取统一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很容易使那些中长跑能力较强的学生感觉不到中长跑训练的乐趣,而那些中长跑能力较弱的学生又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显然这样的中长跑训练教学模式很难切实满足整体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若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中长跑成绩,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兴趣喜好、身体状况等,合理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小组[4]。
        2.3 传授学生中长跑的技巧
        以往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时,通常仅仅让学生完成一段距离的跑步,并未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只有在对学生进行中长跑测试时,才会计算学生中长跑的时间。并且很多教师对学生进行中长跑测验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给出科学的指导,致使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中考时,测验男生和女生中长跑的时间和距离都有所不同,并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力和体能,这样才能够在中长跑中考测验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在平时的中长跑训练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体能和耐力训练,并将中长跑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正确地呼吸换气,并明确告知学生在中长跑时哪一段距离需要加速跑,哪一段距离只需要慢速跑便可。学生灵活地掌握中长跑的技巧后,便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中长跑训练,中长跑中考成绩自然就会有所提高[5]。
        2.4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像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体现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位置。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中长跑训练,而且有助于中长跑训练价值的充分发挥,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此,教师必须将以往任务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模式。在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前,教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想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中长跑训练,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中长跑训练方案。因为这一训练方案是学生自己提出并通过民主投票产生的,所以学生大都会主动参与到中长跑训练中[6]。不管学生选择何种方式进行中长跑训练,教师都需要带领学生做好提前的热身运动。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在做热身运动时很不认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热身环节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中长跑训练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热身环节,可以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些简单的运动引入其中,增强学生参与热身运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热身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体育已经成为中考的必考科目,中长跑则是体育考试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中长跑训练引起高度重视。以往初中体育教师都是单纯地组织学生重复地进行中长跑训练,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并不高,训练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增强中长跑训练的趣味性,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中长跑训练中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建裕.把握节奏提高训练效果——浅谈中考背景下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213+210.
[2]苏晟杰.肥胖高中生体育教学的运动性心血管风险及预防的实证研究[D]. 青岛大学,2020.
[3]李永东.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提高初中生中长跑能力[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1):198-200.
[4]宋飞船.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策略[J]. 体育风尚,2020(03):172.
[5]毛川,刘微.中长跑教学对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20(02):120-121.
[6]阮雅芳.信息技术与中学体育教学的融合——以手机软件在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为例[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2):13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