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丽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校643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健康心理有利于学生以更为积极的情绪状态来面对生活与学习,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更为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从个性化教育、多方渗透以及家校联系以上这三个角度来探索如何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因此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虽均有改善,但应试教育下的学业压力越发成为广大学生群体的生理与心理负担。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突发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如此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意在通过教学实践,探索行之有效并与时俱进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E起正能量——将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而并非只有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网络IEP平台的建立为个别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契机。基于数据化网络平台,将个性化与个别化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及时为可能或已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予以心理健康指导。
例如,教师运用网络IEP平台搜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经历、亲人状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并定期向家长发送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中需包括学生最近的情绪状态、发生的最激发学生情绪的事情、家庭生活状况等,并要求家长如实填写。然后为学生派发纸质版调查问卷,名为“说说我的心里话”,教师鼓励学生在调查问卷里说说最近让自己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写完后亲手交给教师,且教师承诺不予给其它同学查看。须知,问卷只是最基础也相对机械化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式,而一名成熟的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故此,利用网络IEP平台,将调查问卷与日常观察相结合,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做数据化分析,而后对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定制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策略。除此之外,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做及时的鼓励性反馈。
如此,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化、个性化,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被关注的机会。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受到关注的,则有助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产生,进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多方渗透——将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
老子曾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虽不能完全决定成败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败。心理健康问题并非朝夕之间形成,则心理健康教育亦不能一蹴而就。从教师形象、教学课堂以及学校活动等多方面以及多个细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
(一)教师形象应当积极乐观
身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外在形象、内在情绪以及教学风格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整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如面容、发型、衣冠等,且要调整好自己的内在情绪,通过微笑、点头等肢体动作体现出良好的情绪状态。除此之外,教师应多与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向学生传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理念。
(二)教学课堂应快乐轻松
教学课堂的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影响。除班主任以外,其它各科任教师也应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以语文学科课堂为例,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故而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情感价值观方面具有较强作用——在学习《童趣》这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并对学生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从中了解学生的童年经历,然后分析其童年经历对学生心理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校园活动应积极向上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还能助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例如,开展多元化主题的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师,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更为深入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发展与锻炼。又例如开设校内课外兴趣班,固定于一时间内实施兴趣班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来选取适合自己的兴趣班,从而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将小学生所具备的儿童天性释放出来。
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而避免过于形式化的、定时定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与人力成本,还有助于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学习与生活氛围。
三、家校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化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工作,亦是家长的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优化原有家校合作体系,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建立起稳固的后方。
建立两个家长群聊,一个在微信软件上,用于家长与教师间的日常交流;另一个群聊建立于软件钉钉中,用于教师发布官方通知。家长与教师间可借助微信加强有关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的交流,互相向对方反馈学生近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此之外,借用微信与钉钉搭建起网络个性化教学平台,使得家校联系不仅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家校联系平台反馈给家长,促使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
总而言之,可从个性化、日常化以及合作化这三个角度来探索如何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每一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以外,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应成为教师的重点教学内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落实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心理健康教育多角度渗透进教学过程之中,在细微之处收获小的成功,而正是这不断积累的细微之处的正能量、小成功,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67-68.
[2]梁剑玲,莫一男,陈晓新,李立标,张均华.疫情背景下区域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的建立——以中山市中小学疫情心理防护实践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5):62-68.
[3]林甲针.有一种幸福,叫成长——我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那些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