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花
中共阿克苏市委党校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基层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治理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路径探究
一、阿克苏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经验做法
1、构建了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体系。构建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要内容,调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乡(镇)党委从强化自身领导作用的几个核心问题抓起,先后开展了发展思路“大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作风建设“大整改”、工作绩效“大比拼”,有效提振了全乡党员干部的精气神。
2、建立了快速响应的指挥作战机制。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为根本,以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攻坚为目标。乡(镇)党委积极寻求突破,借鉴“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模式,延伸建立重大项目专班制,一班人负责,一揽子装进,一竿子到底。去年建立大党建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和工作督查等项目专班。一个个专班就像一个个小型“作战部”,在整个乡域重大项目推进和基层社会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3、完善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群众机制。针对地域面积广,老百姓办事较为不便的现实状况。对此,乡(镇)党委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服务工作法,牢牢筑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4、形成了党群联动的协同参与机制。乡党委十分注重重大事项让党员群众参与,以此激发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意识。探索开展“我是共产党员”挂牌、农村党员实绩公示等制度,推行农户行为点赞榜、曝光台等做法,让党员和群众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比学,共同提升。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领导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是首要的。个别村党组织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从调查情况看,仍有一些村把党建和中心工作抓成了“两张皮”,有的把党建等同于党务,眼睛只盯着几项具体党务,忽视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遇到吃劲工作、棘手问题,党组织常常顶不上去。
2、少数基层党组织组织发动群众不够有力。阿克苏市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发动党员群众筹工筹劳,引导参与工程节点设计、质量监督,老百姓的主体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但从面上情况看,有的基层党组织做了不少工作,基层干部干得也很辛苦,但群众并不领情,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工作方法不到位,没有把握群众需求,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也没有及时让群众知道、让群众参与,进而导致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附性、归属感变弱了。
3、少数地方对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存在宽松软情况。主要是推进村级党组织规范运营等方面还不完全到位。一是有的入口把得不够牢,一些地方在选拔村干部时存在重能力轻素质情况,为了推进工作,会使用那些所谓的“能人”。在发展党员时,有的坚持标准不够,简单用“富裕”“能干”来评价先进性。二是有的日常管理不够严,少数地方考核评价村干部重结果轻过程,对村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不够。
有的对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现在农村“人难选”“无人选”问题较突出。三是有的对村级权力运行监督不够紧,一些地方执行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回避制度不严格,有的执行“五议两公开”不到位,有的村务监督流于形式,这些都容易引发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出现。
4、一些地方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从力量支撑上看,一些乡镇干部存在机关化倾向,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不够,对村干部的管理、村级事务的指导不够经常有力。二是从物质基础上看,村级集体经济还较为薄弱,总体水平仍不高,这些党组织因手中无米、缺钱办事,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不够强。三是从工作作风上看,个别地方抓党建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有的看起来热热闹闹,搞了很多宣示性、展示性、应付性的东西,实际效果却不佳;造成经验出在点上、问题出在面上。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1.把牢方向:必须强化政治建设统领,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武装。通过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从严从实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烧旺组织生活的“大熔炉”。三要健全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安排。结合机构改革,引导乡镇聚焦基层党建、推动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主责主业,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健全农村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注重把党组织推荐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村级其他组织负责人和代表,提高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地位。
2.打实基础:必须建强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一要扩大有效覆盖。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加强党的工作,跟进孵化培育。二要创新设置方式。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深刻变化,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激发党组织内生动力。三要激发支部活力。严格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加强“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持续抓实后进基层党组织整转,不断增强党支部的自转功能。
3.把握关键:必须遵循“四种人”要求,建强过硬基层施工队。重点要抓好三支队伍:一是农村“领头雁”队伍。要坚持从严管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统筹抓好选任调整、教育培养、履职管理、保障激励工作。要加大关心关爱,为他们履职成长创造条件。二是农村党员队伍。要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要深入实施党员先锋行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完成组织交办事”上示范争先。要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三是农村各类人才。要深入开展村级后备干部“雏雁成长”工程,加强政策引才、产业聚才、感情留才,多方面发掘、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
4.抓住根本:必须做深做实群众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是看家本领。一要深化走亲连心工作。深化运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民情夜访”等好做法,扎实做好“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切实与群众拉近距离、建立感情。二要切实解决群众关切。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优亲厚友、执法不公、“村霸”等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问题,要切实整治、严肃查处。三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通过搭建村民说事、百姓议事平台,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要造浓比学赶超氛围。树立实践实干实效导向,积极推动各级党组织比学赶超、打擂比武,引导大家晒成效、找短板、学经验。大力宣传基层治理中涌现出来的好班子、好干部、好党员、好做法等,更好发挥典型带路、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000(011)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