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核心思路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美拉斯·叶森泰
[导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一些特殊学校教育学校也尝试着逐渐的将多媒体引入到各科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美拉斯·叶森泰
        阿勒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一些特殊学校教育学校也尝试着逐渐的将多媒体引入到各科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文中对多媒体如何辅助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辅助作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多媒体教学技术也被逐渐的应用到了特殊教育学校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对外界信息进行接受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并不是特别的关心,且在思维方式上较单一化,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认知、阅读、互动、思维能力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的衔接在一起,有利于激发这些学生接受信息的欲望,使其愿意自主的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去,这对于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效率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形成多元感知,深化教学层次
        特殊学校的学生所掌握的字词和语法是非常少的,因此很难对语文汉字等产生感知,这部分学生无论是语文感知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都很低,语文联想能力、思维能力也较差。因为这部分学生的生理存有缺陷,无法对语文知识更好的进行感知,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就无法对教学层次进行深化。但是这部分学生对图像、声音等是非常敏感的,也容易受到感官刺激。而多媒体设备集视频、图片、声音为一体,可以带给特殊学校的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使其形成多元感知,激发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会更加的容易,也有利于教师语文教学层次的深化。
        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课文进行电子化处理,使语文课文教学可以动静结合、声形一体、图文同步,学生通过观看或者聆听,可对语文学习内容形成多元化的感知,快速的接受和掌握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并通过联想多媒体中的图片和视频,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语文教学的深层化。
        在生字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动画来进行演示,比如说在学习“火”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短视频来展示动态火焰转换为字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迅速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在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分解“火”字的笔画和发音,学生们就会跟随着教师和多媒体一起读,并用手练习笔画。最后教师在用多媒体展示“火车”“着火”“火山”等带有图片的文字,促使学生能够将“火”字和实际生活一起联想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程度,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引进教学资源,达成教学互动
        特殊学校中的学生身体上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这部分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比如说视觉上面有障碍的学生,听觉往往是比较灵敏的;在口头表达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可能模范能力会特别的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细致的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这些学生的优势所在,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学生达成教学互动,使学生能够对语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进行感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


        比如说在《小猫钓鱼》的课堂教学时,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导入问题:“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快来一起看看吧!”,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大家进行动画片的播放,学生们观看的兴致都很高,有部分学生还会模仿小鱼甩鱼竿的动作,表现的相当兴奋,这说明通过多媒体设备这部分学生能够快速的接收到文章表达的内容。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比如说:“小猫为什么没有钓到鱼?猫妈妈为什么可以钓到鱼?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时候学生都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最终得问题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再让每个小组的选出一个代表来回答问题,并给与学生肯定和补充,是学生能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最后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将“一心一意”“三心二意”这两个成语用彩色字体的形势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深意的理解。
        又比如说一些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在说话的时候因为自身的生理条件作用,因此说出的话往往是错综而又不完整的,还有部分学生的语序甚至都是错乱的,这部分学生说话往往是没有逻辑性的,因此这部分学生也不愿意过多的交流和表达。但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却可以使课堂分为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也可以在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的指导下,及时的纠正自己的错误言语,逐渐的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愿意积极的投入到教学互动中去。比如说在《认识水果》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水果进行认识,之后教师在让学生在多媒体上找到自己提到的水果,在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再给到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探讨水果的特点。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指着多媒体上的香蕉图片问学生:“香蕉有什么特点呢?”这个时候学生回答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说出:“香蕉是弯弯的,黄黄的,像一个弯弯的月亮一样”的长句。
        通过多媒体引入教学资源,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教学互动,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出学生进行表达的欲望,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逐渐得以提升,有效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构建教学框架,帮助学生认知
        特殊学校对于学生的语音以及文字教学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这部分学生今后的生存质量。但是特殊学校中的学生自身对于文字和语音的认知是有一定障碍的,因此就会认为文字和语言是非常枯燥的东西,在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这就给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教学框架,利用丰富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语音和汉字进行认知。
        比如说在进行拼音和生字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框架的构建,先整理好课程上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利用多媒体对拼音和生字的外观进行润色,给其涂上漂亮的色彩,改成漂亮的字体,加重或者是加粗等,或者是在字的旁边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片,并在字的顶部标上相应的拼音,利用鼠标点击字和拼音,字体就会发出相应的读音。在课堂教学时再利用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材料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并会跟随着教师和多媒体不断地跟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认识教师展示的新字,并通过图片对这些生字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结语
        特殊学校的学生自身的条件都不是很理想,因此一定要给与这部分学生更好的教育,促使其今后能够更好的去独立面对生活,因此说作为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知识传输工作。多媒体设备集视频、图片、声音为一体,可以带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对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改进,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认知,深化教学层次的目的,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燕. 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5):70-70.
[2]孙国华. 解析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J]. 祖国(教育版),2013133.
[3]王晓玲. 浅议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21):251-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