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摘要:近年,随着我国小学的新课改步伐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上,要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使用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开展小组合作来引导同学们相互学习。在小学班级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方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小组教学形式多样,效果明显,能够突破传统知识灌输式的讲述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小组合作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升,在教师布置任务目标指引之下,来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小组合作也是当前新教学改革政策要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可以突破现有教学的固执,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自主学习,分工合作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制定语文学习目标,让同学们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知识,相互去研讨问题,来解决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尽管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但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小学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够共同去迎接挑战。让学生们能够在小组内科学分工,来形成团队的合力,合理分配任务,使学生们有一致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提高同学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去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不畏艰难险阻,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创建出他们合作教学氛围,让同学们也有更强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匆匆》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模式,教师给同学们布置若干教学任务,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如在课文中,第1段到第3段,教师提出作者在写这些段落使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同时在这个阶段中,作者是应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利用多少问题,来引导大家以小组的方式来展开合作。在班级内以4个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不同学生有不同分工任务,一个人负责寻找写作手法并进行分析,第2个人在第1段中去分析,第3个人是在第2段分析,第3个是在第3段分析,第4个人是做出整体的总结分析,这4个人分工明确,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不会因为有一个人的遗漏,而造成分析不全面而回答问题不完善[1]。
二、讨论分析,相互交流
在学习语文课文上,重点是要求学生们讲究情感的细腻度,认真观察每一个事物,让学生们在观察事物时有自己的想法。由于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经历,在理解文章时,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小组合作上,教师使用这种模式,让小组内的成员能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学习意见,来促使同学拓展思维。在相互讨论中不断碰撞,形成新的想法,如在讲述《金色鱼钩》这篇课文上,在文章有一段话描述了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金色光芒,这时教师就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该课文中金色光芒这个词汇是指什么意思?一些同学就认为这种金色光芒就是老班长无私的奉献,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因此,学生们要向老班长学习,将他那种优秀的品质发扬出来,同时学生还会认为在该篇文章中,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是最艰难的阶段,在本该篇文章中闪烁出金色光芒,这种金色的鱼钩就代表着未来革命前途一片光芒,不同的学生对这种词汇有不同的理解看法,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入地探讨,思维的碰撞,来得出一个最佳最满意的答案[2]。
三、教师指导,相互勉励
教师要给学生们一定的指导,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才能够让学生走上正途,会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可以在小组内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同时对学生学习成果也要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会调动同学们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为同学们能够培养出综合型语文学习素质,及为学生们未来的学习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使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佳。例如,在讲解《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教师们就提出该篇文章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开国大典的画面场景,在本篇文章中,开国大典是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在开国大典中有哪些场面,这时让同学们划分若干小组,每组4人选出一个小组代表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合作探讨的前期,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让学生们仔细听讲之后,再由小组同学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当学生们讨论完之后,这时让学生将自己问题的答案写出来,然后交由小组代表汇总。在讲台上讲解之后,教师们通过将问题进行汇总,来深入地分析修正学生们的答案,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创设更好的教学场景,以此才能够使学生们理解和想象开国大典那种隆重的场面和人们的内心激动,充分感受到人民对于领袖的热爱,对新中国诞生的感情,在小组合作中,教师指导小组的学生去相互讨论、相互合作[3]。
四、分派角色,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在小组合作中,一种是教师让学生们自主讨论,但是小组成员却不知道从哪方面说起,也不知道让哪个同学先说,就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在小组讨论开始之后,有一些小组成员争先去讨论,相互回答,谁也不谦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在小组内部选派一名小组,来给不同的小组成员分派角色,定期做好小组学生的轮换,这样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相应的工作。让学生们都可以成为小组的成员记录员,资料查找员,此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教师提出的各项问题,这样引导小学生高质量完成问题的思考和问题的回答。学生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要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想法,进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同学们的沟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们组织协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未来学习,而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堂课时,在课堂上讲解课程之后,要给每个同学分配不同角色,让学生们查找花生生长的资料信息。有些同学查找资料,有些是负责讲解,这样才能够在小组内让各个同学分工明确,达到每个同学都出现锻炼的目的[4]。
五、开展小组合作的评价
在语文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些教师比较关注日常问题讨论,比较关注讨论的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关注,未能够实现提高讨论效果。在课堂上,针对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作出合理的客观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作用。小组合作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寻找答案,而是能够逐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在相互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对语文课堂的热情,在语文课堂上,等待学生们完成小组合作教学之后,这时教师安排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要给予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个更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予学生的学习指导一定的方向,要纠正学生们思维偏差,在小组合作中相互讨论,能够相互借鉴,进而创造思维的火花,以便能够引发学生们更多的联想,保证评价更具有导向性、正确性。教师们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给予学生的意见,一定的反馈,当小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还要给各小组打分评价,以此才可以形成正向反馈,在评价时,要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激励、表扬、鼓励,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热情。
六、结束语
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相比过去,传统知识填鸭理论讲解的方式,要更加有深度、有效,更富有趣味性。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也是培养学生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为学生们未来进入社会,而打下坚实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当前也是小学学习的重要课程,小学生学习其他课程都需要以语文作为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转变过去工作经验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同学们分组讨论团队合作,来提高整体课堂知识讲解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史登贤.谈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20,000(005):P.76-76.
[2]李春芳.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1):253-254.
[3]张珊娜.小组合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713(11):156-156.
[4]张基煜[1].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2019(1):038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