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双胜
甘谷县八里湾学区金家湾小学 甘肃 天水 7412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挖掘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扩展视野,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目标,本文探讨了素质教育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话题。其次,为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策略,但愿可以达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目;教学手段;培育素质
在新课改的条件下,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那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并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始终是语文教师追求的教学宗旨。就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说,
之所以难以落实素质教育,是因为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大部分课堂教学中,以至于教师必须从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找到语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进一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其实施的策略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小学语文授课时开展素质教育的原则
教师若是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就必须知道素质教育的开展原则,其教学原则包括下面几点。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针对学生的志趣以及能力等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教师必须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及实际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保障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想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把因材施教的原则居于首位,打好基础,有助于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对此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把教育和娱乐相融合,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兴趣并引导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感受到教育。“寓教于乐”原则是素质教育之中的终极目标,教师将其落实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将语文内容以学生可以接受和感兴趣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能够可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培养素质教育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
二、素质教育教学实施策略
(一)创设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它也保障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老师可以设计罕见的且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前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思维。
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程度,教师必须设计新颖的、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方案,吸引学生注意力,就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呈现多样的表现形式,以此完成对导入内容展示。比如,在教学中导入《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想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黄山石头的神奇之处,以此引入到教学内容,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兴趣并引导了学生思维。
(二)课堂多样化教学,增加学习体验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习语文主要内容是读课文、找生字、理解课文,这种方式即使能够达到基本学习目标,但是教学模式较为乏味,容易产生疲劳感,进而就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针对小学生来讲,都比较喜欢课堂充满生机,对此,必须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比如,在教学《井底之蛙》时,课文内容简单易懂且具有故事情节,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开展“角色阅读”,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青蛙和小鸟的情感变化和语言表达,进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开展趣味课堂,加强学生记忆
开展趣味课堂是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打造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语文课堂氛围,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程度,教师必须设计新颖的、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方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加强学生记忆。例如,在教学《画杨桃》一课中,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了画杨桃。使学生充分懂得一个真理“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实际出发”。画图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学习记忆,也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支持。
(四)布置课后作业,灵活应用知识
在素质教育概念里,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应该让学生亲身实践到生活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也做到了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比如,在学完《火烧云》一课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观察火烧云,写出发展过程及感受,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但如果没有出现这一情景,学生就不用做这次作业。教师除了要教学课堂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生活,教师可以留一些课后家庭作业,要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课后专研,进而提高语文水平。教师布置实践作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描绘日常生活。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创新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营造学习氛围,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可以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必须充分了解学科教育目标以及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需要等等,对此设计相应教学方案。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能够进一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闵成林. 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19.
[2]赵红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