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130022
摘要:现在高校在进行政治过程的时候,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在在教学的时候,坚持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教学,大学语文是大学生普遍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当前“三全育人”是教育部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时候,可以做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了“三全育人”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现途径来进行探析的。
关键词:新时期;三全育人;大学语文;课程研究;途径
引言:
现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人们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部对学生培养教育的一个要求,可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不太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他们在传统模式下学习的时候,经常对大学语文感觉到枯燥乏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发现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比较关注的。三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教师讲解课程的时候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这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为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也培养出了自己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多方面的发展。
一、“三全教育”的含义
三全教育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出来的一个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也是新时代格局形成的一个代表,它主要是对于立德树人进行了一个深度的强化,而且让立德树人教育变得更加科学。三全教育也就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也三全教育的三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有了解到了三全教育的概念和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要素,才可以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的应用中,把握好其中的规律。这样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对于高效课堂的开展也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
全员育人的意思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职工还在学校工作的干部和领导,都需要培养出一种育人意识,为学校立德育人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这样他们在做自己本职工作得时候,会将立德育人这种品质带到工作当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样的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这也是在整体育人方面,体现出来了系统育人的思想。全过程育人指的是,在育人时间里面,需要把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也是强调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一直培养自己的德育观念。这种思想的提出更多的是对于学生可持续性育人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大学学生进入到校园以后直到他们毕业,这个期间教师需要不断的转变自己的工作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心里情况来进行有针对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就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对思政教育进行改变。
最后一个是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师教导学生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身边的教学资源,为他们提供各种不一样的渠道,这种渠道是可以进一步让教师在育人的时候,可以借用更多的载体来进行教育。让大学语文课程变得比较有趣,而且上课过程中除了帮助教师教授了学生的内容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到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将这种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每个方面,帮助学生可以有着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
二、大学课程和“三全教育”之间的联系
大学课程是大学生在学校需要学习到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能够进行问题的解决和研究。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且大学的课程时间比较长,在讲解一些优秀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念讲述一些好的思政教育知识,结合课文的内容。这种方式既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也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一种提升,在教育资源上面也有着一种节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此外大学语文课程还蕴含着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也是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在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经典知识作品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是一起来学习其中的经典知识,从古人的经典作品中,除了要了解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可以学习古人的优秀智慧和对哲学思想的探讨。这些优秀的感情其实都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这也是符合三全教育的理念。此外从文学作品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感悟到过去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追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意义
(一)可以深化高等教育的内涵
现在大学在对学生教育的时候,需要对大学生多进行深层次的教育,这样才可以紧紧的把握住教育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语文学习课堂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进步,也是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育人其实是三全育人中的中心,在三者之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大学语文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思想意识,因此三全育人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可以按照大学语文课程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挖掘和发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资源,积极的来探索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结合的途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断的提出“三全育人”这个概念,为大学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也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三全育人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开展,也是创新了大学的教育模式,初步尝试了对优势教育理念的探索,提升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对思政理论课程体系的完善
从2019年之后,教育部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和政策,为了培养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标准,主要目的在于检验高校工作的成果,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社会思想铸魂育人理念的回应。所以现在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时候,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的深化语文思政建设,这样才可以完善大学语文思政课程理论体系。现在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都在碰撞和融合,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想要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就必须培养个性差异,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如果只是简单以来思政教师课程的教学时是不太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利用好大学的各种资源课程,这样可以为学生在培养自己的思想意识时,能够从生活中方方面面得到提高。
另外,这种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应用是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来进行加入,大学语文课程本就是对学生需要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传播,在内容之间加入一些思政工作理念吗,可以将大学思政和语文课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思想理念意识传播。现在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只有不断的进行内容创新,才可以让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脑海中不断的深化,为大学树立起来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好价值理念,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昂扬的心态去面对。
(三)顺应了多方位培养人才的形势
当前大学学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之间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是不一样的,这让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从只注重学生的个人技能知识的学习,转向思政领域的培养,现在是科技化的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只是单纯的教育学生知识的学习,这不利于他们创造意识思维的培养。科技化的教育,需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是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不用迷失自己,三全教育理念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可以看出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也是可以和我国经济社会时代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也进一步的表明了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中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变。
坚持立德育人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健全的人格,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的积极影响。三全育人意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不断应用,也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可以让未来的优秀人才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明确多种资源的整合理念,积极的调动身边的教材资源,对学生做到立体化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为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是对我国思想教育体系的完善。
四、教育应用途径
(一)积极配合,发掘教学资源
只有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不断的发掘教学资源和创新教学内容,才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政课程思想。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发掘意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进一步的体验到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思想,感受到课堂中他们是主人翁的主体意识。想要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意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做到多方面的内容协调,才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知识。培养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时候,主要是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明确了教学思想和观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才会一直采用这种观念对学生进行教导。另外就是在讲课期间还要培养教师的服务意识,不断的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能力和思政道德的品质,才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发掘和合理运用。
其次就是教师在工作内容上需要对学生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发挥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大学语文中有许多的古文经典和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将三全育人内容和这些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观察他们喜欢的事物,在讲课的时候,应用这些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的魅力和乐趣。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很乐意的吸收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意识。像在《孟子》教学当中,可以告诉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陆游文天祥这些伟人的爱国情感,都是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传达。
(二)提升职工的育人意识
我们知道三全育人中育人意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期间,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教学育人意识,这是对教师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如果想要实现教学育人目标的实现,除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还要充分的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只有多方面的进行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育人意识的重要性,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主动的树立一种价值观念。而且在教职工的影响下,他们的心理观念也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通过看到生活中教职工的做为,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较大。大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较多的还是教师,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时候,要一直强化自己的形象以及育人责任,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推行三全教育
三全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将三全教育贯彻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本就是对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而且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态变化,来改变教育方式。大学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总是会根据自己的年龄增长有着自己的人生思考和价值判断,如果教师在进行二者联系的时候,没能随着时代的改变创新教学内容,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到一种厌烦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改变其中的内容,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新的知识,促进全新的发展。
五、结语
整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三全育人这种教育理念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的重要性,这种理念的应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人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和完善,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只有让三全育人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断的应用,才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出更适合时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以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9):106-107.
[2]赵岩、郭玉鹏、李根.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学科导论课程育人路径研究——"化学与社会"课程的问卷调研[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 v.41(18):17-20.
[3]徐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01):10-12+27.
[4]叶云洋, 罗胜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新能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东西南北,2020,No.549(01):110-110.
[5]田娜."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9, 000(012):P.1-2.
[6]李海涵."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9(03):145-146.
[7]赵小红,陈政.课程思政视阈下三全育人研究与实践——以贺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No.495(49):68-70.
[8]章程辉,肖娟."三全育人"视域下"劳动+"教育的模式与路径探析[J].高校共青团研究,2020(Z1).
[9]毛伟娜."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8).
[10]崔欣怡."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机制建构路径浅析[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19,008(008):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