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霞
平阴县第二中学,山东省济南市250400
摘要:语文中的阅读在中学阶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老师怎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以下有几种关于中学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笔者从多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以此得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中学阶段;语文教学;阅读;策略分析;有效性
前言:中学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关联性非常的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起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一个合适的阅读方式,以此来进行有效的阅读,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逐步深入式阅读教学
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对于学生在阅读方面进行多指导,让学生们能够根据题材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说有的适合精读,有的适合泛读,有的适合浏览即可等,让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也能提高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有一个更深的阅读体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逐步的阅读,以此来理解课文的含义。比如说在讲到《沁园春·长沙》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可以想让学生泛读全文,感受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然后再带领学生带着思想去阅读,以此来品味诗词的意境之美,并且学习到诗词的鉴赏方法。最后借用手机或者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与音乐的结合下,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们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意义。通过这样一步一步深入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先从整体把握中心思想,然后提高他们对语文的研究能力,以此来推动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二、个性化阅读加深体验感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差异性[1],所以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们对于文章的解析也不一样,获得的读后感也不一样。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包容程度,允许他们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与见解,让学生们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以此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老师不是放手不管了,而是以尊重为基础,并且加以指导,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比如说在学习到《再别康桥》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度去解读这篇文章,并且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情,有的觉得诗歌中具有“音乐上的美”,有的说从文章中看到了“建筑上的美”,还有的学生感受到了“绘画上的美”等等,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课文,老师可以鼓励大胆的说出自己在读完之后的感受,从学生们不同的回答中,可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视觉,这也使阅读的课堂变得更加多元化了。
三、问题导入促进学生思维扩散
老师抛出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考虑老师问题的时候能够进入到深刻的思考中,以此来促进思维的扩展。在中学阶段,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用提问题的模式来引领学生,以此来确定阅读的方向,在老师的问题下,一步步的深入到课文内容中,把握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且深刻的体会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感情[2]。比如说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可以抛出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一开始为什么要写程君的请求,并且是在追悼会上?”“我独在礼堂徘徊,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再三强调刘和珍的态度是温和的,并且始终带着微笑?”“文中作者为什么频频说出,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样的话来,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并且通过阅读,他们在文章中找到了答案,这也使学生们在思维导入的环节中更加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了,并且学习刘和珍等人的爱国精神,以及不怕牺牲的精神。
四、引用多媒体来提高自主性
在中学阶段,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用多媒体的技术,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语文书本中经典作品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并且课下主动进行阅读,这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说在讲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内容时,老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里这一片段,让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满足,并对我国名著产生了兴趣,他们会主动的在课下去阅读红楼梦这一作品,以此来了解红楼梦的更多精彩部分。通过课下对名著的解读,学生对于文字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反复的阅读,使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以此也获得了更深刻的阅读体验,着对于他们整体的语文素养是有帮助的。
五、把阅读和实践有效的结合
文化作品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加工,所以又高于生活。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把学到的新的阅读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起来,学生们才能从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中,明白储备知识的重要作用。明白了这一道理,才能在日常的阅读积累中,逐步的去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以此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在讲到《孔乙己》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把孔乙己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们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内化。在实践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孔乙己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方面,以此来概括出孔乙己的个人形象,在讲完课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任务,写一篇小作文,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孔乙己》中对人物的描述方式,来讲一讲自己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那个人,让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3]。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给学生最大包容,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
总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有了更大的挑战和舞台。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提高,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的阅读过程中更加理解课文,以此来提高阅读方面的水平,在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还要不断的对阅读效果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此来改进阅读方法,以此来推动阅读方面的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蒿莹.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J].数码设计,2017(10).
[2]刘显辉.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0).
[3]李树荣.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