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角度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于占军
[导读]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于占军
        吉林省磐石市第一中学  吉林省磐石市  132300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注意力放置到日常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学习以及生活。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现状和意义,探究如何在授课环节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创新措施
        引言
        高中语文教学优化更新,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整体的课堂教学进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并做好对学生的规范化教学引导,帮助增强学生的整体性知识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展开学生知识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论述。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并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方向与创新作出来具体研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小学、中学语文教学小同,其小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以及语文综介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性,在广大语文教师认知之中,语文小过是一门语言类型的学科,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知识,而在高中学习中只需要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即可,进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同时,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单纯以应试型教育教学为主,并重点讲解一些考试中的重点、难点,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语文课堂过于沉闷、压抑,小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二、 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探讨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围绕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应以语文教学的实际规律为切入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在适当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完教学计划中的知识内容后,鼓励学生思考并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由教师从旁补充,以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再进行进一步讲解。文言文一直是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在完成对翻译内容的讲解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组织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文言文句子或词语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创新式思考。


        (二)构建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通过课堂思维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分析、思考过程中,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以及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一些具有建设性、新颖的语文问题,进而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老人与海》教学为例,在授课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构建课堂情境,并由教师先带领学生去了解文章的作者“海明威”,其中主要包括了解海明威的思维模式、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所经历的某些特殊事件,然后从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之中体会其想要表达的硬汉精神,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海明威为什么要去描写一个老年渔夫出海捕鱼的故事?在捕鱼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文章的主人公是如何进行解决的?”通过教师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得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之中,并结合之前对作者性格、事迹来分析其作品索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实现思维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培养学生创造独立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往往各有差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思维差异性特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做好对于后续语文知识的有效性强化培养,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且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内容能帮助学生展开后续思维能力的开发。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比如在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合作学习模式,可让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学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基础内容的探究提出不同的见解,展开解题思路,然后由小组间进行汇总记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带动小组间学生的整体进步,也能够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四)开展交互活动,体验表达能力
        教师应当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和演讲比赛以及座谈会和课文复述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比如,在针对《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探究和分析,结合这一文章中所表述的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神态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分析,活动开展之后,很多学生往往会不断地强化自我的探究意识,部分学生往往认为林黛玉是性格较为软弱的人,而且,文章中也有一定性的表达,同时很多学生尽管认为。林黛玉个性软弱,但实际上相应的软弱并不是决定其后续悲剧的原因。这点可以通过王熙凤可以性格的形式来展开,即使王熙凤锋的性格较为强势,但后续的结果也是较为悲剧,通过这种方式的组织探讨和讨论,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也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大的思维动荡,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不断地丰富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能力或教学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语文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受到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关注,所以,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拓展,将语文思维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6):10.
[2] 魏亚敏.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6):14.
[3] 林文龙.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20(08):104.
[4] 徐树桃.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06):70.
[5] 杨玲花.高中语文创新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