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杨喜忠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互动和交流。
        杨喜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杏山镇中学   15012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互动和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师生的互动,帮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提问方式与内容的多样化,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
        1.提问缺乏科学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当结合文本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指向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不注重课堂提问,提出的问题缺少设计,随意性比较强。部分问题过于浅显,以致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问题又过于复杂,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问缺乏合理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举手回答,以避免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而“出丑”。也有些教师是先点名,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样做使得学生容易紧张,不能够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有些教师会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但是没有给学生留足讨论的时间。这便使得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提出时机,以致问题难以发挥其作用。
        3.预留的思考时间不足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会给学生时间思考,但是他们普遍控制不好这个时间的长短,以致影响学生的思考和解答。部分教师为了完成课堂任务,给学生留出的思考时间比较少。这便使得学生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难以做出全面的解答。教师这样做,会使课堂提问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次数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强调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背景下,课堂提问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的次数,一些教师缺少合理认知。一部分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常提问。这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正常互动和交流。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过多。这便使得学生只顾回答问题,缺少深入思考,不能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1.有层次地提问,深入感悟课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层次性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降低问题思考的难度,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和引导,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课文为基础,设计连环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提出联想性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联想性,致力于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主观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教师可通过具有联想性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并鼓励学生有效联想和想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3.结合情境提出问题,丰富学习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有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式问题,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中蕴藏的作者情感。语文教师需要在研究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的基础上,有效设计情境,并结合情境提出问题,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提出拓展性问题,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课堂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以文本为基础,以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一些课文的哲学性比较强,理解的难度大。因此,教师可以文本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拓展性问题,以使课内外知识有效结合,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和感知。
        5.保证提问创新性,鼓励学生思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提问具有创新性与有效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发问。只有形成阅读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空间,才能提升施教效率,化解阅读提问中存在的适宜性不强、针对性不高、全面性不够等问题。并且,也将使教学更具新意,让学生形成探思意识,使其理解文本寓意与内涵。
        6.提升提问有效性,实现多边互动
        为了提升阅读提问的效率,助力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使他们拥有终身阅读意识,及时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教师还需善于引入创新授课模式,使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有效提问中,密切师生沟通、促进生生对话,加强针对性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要提升问题的有效性,使教学更具适宜性、方向性,让学生展开深层次学习。
        例如,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或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形成自学能力。首先,可让他们从浅至深、由简至繁的展开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思考;其次,进行组内探讨、合作学习;最后,汇总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解析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印象、实现教学巩固。同时,教师应当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所产生的不同理解与感受,实施欣赏与引导教育,促进学生深入阅读。这样才能体现互动教学的价值,优化信息化施教形式,助力学生成为阅读学习的中心和主体。
        7.关注提问层次性,助力因材施教
        中学生思维发展、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存在较大不同,教师在阅读提问中,便不可千人一面地进行施教。因此,为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注重提问的层次性,这样更有助于“量体裁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探究、思考,使他们获取有益的语言知识,形成审美能力,思维变得更加灵敏、活跃。并且,这也将助力学生在有效问题的启发下,迈向自身“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了解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提问的层次性、开放性、联想性和拓展性,从而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使得阅读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并且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8):242.
        [2]唐方翠.让有效问题促成高效课堂: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3(11):22-23.
        [3]杜金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4]郭修荣.漫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问——以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秋天的怀念》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8(1):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