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玉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一中 067411
摘要:在新时期的高中教育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及要求,也是实现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基础,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落实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状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加大投入力度,以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进而提升其核心素养水平,实现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第一,思维能力培养及应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理想的学习习惯就是让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智力开发,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实现思维创造性及想象性的发挥,对于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能够干预表达。而作为教师需要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可以实现相互帮助及相互协作,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第二,语言理解及运用。语言在我们当前的工作及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
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汉语属于我国特色语言文化,高中语文是语言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当前核心素养内涵的要求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能够进行识字阅读,并且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将语言更好应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
第三,人文素养的培养。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感及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充分培养。其主要目的为实现学生审美解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就可以通过对各种文章及作品的合理解读,使自身的文化底蕴更丰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使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价值得以实现。
依据上文所述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在促使学生实现更好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也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应用,对学生有效实施各个方面的教学,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沟通表达等相关内容,从而使教学目的可以更好实现。在当前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阅读实践训练。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阅读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积极表达对于文章的具体看法。
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对阅读经典及文章评论等相关阅读教学方式及方法进行应用。同时,语文教师需要依据不同教学目标及内容,对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避免对语言建构及应用产生不良影响,无法使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另外,为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有效提升,语文教师还需要有效开展写作教学,在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对于写作真正意义可以充分把握及了解。
在将语文知识掌握,并且实行发亮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保证表达准确,语言精练,同时需要注重文章布局,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实行差异化语言表达,更好地发挥语言应用的作用及价值,实现学生语言建构及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在当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点加强重视。为能够使这一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语文教师需要将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及品质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得以逐渐实现。其中,思维形式可以体现出学生对待问题及解决问题所持的立场,其对于学生进行事物的认知有着直接影响,而思维方法所指的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选择的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可以形成多种不同思维方式,如抽象思维方式、形式思维方式及求同求已思维等。对于不同思维方式及方法而言,其所形成的思维品质也有很大差异,因而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人文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只对学生进行课本中知识进行教学的状况,注重实施人文教育,为学生人文修养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好支持。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落实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将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些人文知识可以更好理解及掌握,提升其人文修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适当融入传统文化,这是因为这些传统文化中都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充分掌握,可以有效提升其人文素养水平,使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积极开展限时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并不等同于一味地背诵、刷题,更重要的是对一天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让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思维体系网,只有将零散的知识体系化才能“临危不惧”,面对考试时才可以得心应手地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突破语文学习的瓶颈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好成绩。在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总结与梳理之后,辅之以适量的创新型习题,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学什么、怎么考、考什么,这样才算完成了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
五步法完成后,教师需要辅之以配套的“三查”来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三查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展示,以及达标测评三部分。其中,自主学习可以采取家校联动的形式,在学校老师与家庭亲友的督促之下进行,合作交流与展示由教师在完成课时后进行总结与验收,最后展开阶段性测评,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结语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这一方面加强投入,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学生各种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促使学生可以实现更好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当前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重视,并且需要积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促使学生得以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虎小燕.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
[2]王瑞杰.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20).
[3]成晴晴,张春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育路径[J].华夏教师,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