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江苏省昆山市鹿峰初级中学, 215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情境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学方法,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颜和综合能力份有效发展与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展开探究分析如下。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变的丰富多彩,极具趣味性,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质量,轻松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情境教学的合理、灵活运用,依据教学内容实际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实际,进行情境教学的合理设置,促进情境教学作用的最大化发挥,最终达到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目的。
1、现代科技赋能,创建生动情境
当前,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如:传统多媒体设备、线上公开课堂、微课、电子交互版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多样化教学途径。针对于现代学生而言,他们对电子产品的接触较多,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辅助工具之一,通过网络学习软件,开展学习资料搜集、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和学习带来的便利性、趣味性是获得广大师生他认可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紧抓现代学生学习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便利性,充分运用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教学《春》这篇经典名作时,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作者笔下书写的春天的美景,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事先备课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优质摄影作品、影像片段等,形象的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下,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春天美景,对文章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解读,更加简单、深入的对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进行理解和掌握。
2、表演课本剧,创设课堂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需要对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的体会与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人物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是一件较为困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进行学习文言文这种较为难以理解的文章,由于多数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理解较为困难,再加上文言文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更加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抗拒性,在学习中,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而课本剧表演这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的问题。
正所谓,眼看千遍,不如动手一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身理解范围内,根据文言文内容进行情景剧的排练,学生通过人物扮演,可以促使学生站在文章中人物角度对于问题进行全盘思考,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当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心态起伏,对文章中的语言和人物情感、思想活动等产生更加自觉和深入理解,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进行教学叙述性小说论文时,可能文章中就会涉及到许多主人公思想、情感上的变化与起伏,为保障学生对人物思想情绪变化的准确拿捏和正确思考,就可以利用情景剧表演方式,让学生对文章语言和思想有更加深入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文章中出现了许多于勒父亲与叔叔两者之间的情感上的起伏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父亲情感上的变化进行深入体会,就引导学生以情景剧表演方式来进行了课文的学习和讲解。在表演中,着重指导学生将初期怨恨于勒叔叔,中途盼望于勒叔叔,到后期躲着于勒叔叔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入思考,然后以学生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呈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3、引入生活气息,构建生活化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的知识内容,就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是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如:一些诗歌散文、小说文章等等内容,都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将自身生活中的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间中,用细腻的笔触来记录生活中一些能拨动心弦的场景。在初中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们生活的环境、思维方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大都是归咎于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实现情感认知的有效获取,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身边常常发生、体验过的场景话题,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课堂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熟悉感、归属感,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
例如:《故乡》课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和体会到生活那些不可见逆转的变故,教师通过开展回忆往事生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往事,例如:逝去的亲人,曾经给予自己的温暖和关爱、追溯的童年往事,那回不去的美好时光等等,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以调动学生生活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生变故的多愁善感,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自身情感与课文中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鲁迅内心对旧社会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新社会的向往,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4、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与初中课堂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趣味课、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以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丰富情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综合性发展,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衍广.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17):56+58.
[2]杨军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20(12):47.
[3]曹佳玲.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04):175.
[4]吴杏华.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典小说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0(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