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二小学 848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等各项能力均处在培养的阶段中,这就导致语文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差。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依旧利用以往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和指导,不光不会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加,还会让学生变得开始抵触语文学习,从而不愿意去学习语文,让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降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引言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都有所帮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充分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意义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充分发现自我
小学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逐步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探寻自我和塑造自我的课堂,低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了解文化内容发现自我,中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反思进行自我探寻,高年级学生则通过深入阅读和广泛阅读不断塑造自我,逐步形成独特的人格。营造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中展示自我,尤其是部分内向的学生,通过这种氛围的影响会逐步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也愿意与其余的同学沟通和交流,最终学生都能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新课改虽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但是部分教师因思想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变,并没有做到其中规定的要求,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就导致无法真正地将学生当作主体,也无法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更不要说学习兴趣。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身处其中会将身心放松,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可以让他们大胆地说出内心的想法,也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升,在不断学习下学习能力也会增强。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策略
(一)组织趣味性课堂导入,奠定轻松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不仅是指教师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松心情,专心于课堂学习,而且要求教师尽可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需要借助于趣味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并且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尤其是课堂导入的形式和语言。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兼顾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使得活动既包括对之前教学内容的回顾,也包括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预习,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只有在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课前导入的活动才能够发挥作用,产生效果。
例如,在进行《赵州桥》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组织游戏式的趣味活动来进行课前导入。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猜谜语或者是观察图片的方式来引入桥的这一中心话题,然后让学生针对桥的类型和特点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且进行分别进行简单的展示。
在展示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观看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引入本篇课文的中心,赵州桥,让学生借此对赵州桥产生简单的印象和认识,从而增加学生的熟悉度和课外知识积累。同时借助于课前导入的了解,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描述也能够更快地建立起立体的画面,加深学生地理解。这种以学生参与,自主完成为主要形式的课前导入不仅仅能够承担知识回顾和引入的作用,同时也能够通过这种游戏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并且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这种心情来面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从而反过来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做贡献,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模式,营造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
语文知识内容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想要保证学习质量与效率的快速提升,就需要教师意识到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鼓励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主动通过思维意识的延展与创新,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探究。这样不仅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也更容易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成效快速提升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以为小组成员布置探究任务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认真对知识进行探索。
例如,在进行《海上日出》一课的教学时,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可以对在不同天气时的海上日出观景进行了解,并通过对日出过程变化的解析,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从而在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追求光明的价值理念。为了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时间、地点、做什么为线索,小组共同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与梳理。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明确的学习方向下,与小组成员通过思维意识的延展与发散,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并保证学习效率的高质量提升。
(三)巧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要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越来越被重视,情境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下教师教学采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用形象形式呈现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兴趣或者感觉有意思,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情境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需求,既要重视形式又要关注内容,特别是情境设计带来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大胆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这样才能够逐渐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给学生创设他们较为熟知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给学生带来参与的兴趣。也可以给学生用实物来演示情境,或者利用图片、音乐来给学生进行情境的渲染,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通过直观的刺激来调动学生,再现学习中的情境,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和学生思维的难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融入教学。
结束语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有利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对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以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情绪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玉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77.
[2]高仰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中华少年,2019(36):51-52.
[3]杨元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家长,2019(32):78-79.
[4]刘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9):78.
[5]饶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知识窗(教师版),2018(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