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依依
温州市第一幼儿园 325000
【摘要】
小班幼儿入园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从不正规家庭教育步入正规教育体制的第一步,不可避免会有种种不适应,产生焦虑等心理压力。本论文从教师教育评价行为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师细心观察,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例分析教师教育评价行为对小班刚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影响,探寻有效促进新班级管理的策略,阐述对小班教师教育评价行为的建议,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开展班级各项管理工作。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评价行为 小班 班级管理
【正文】
教师教育评价是如今幼儿园进行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研究教师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有了更为广阔的视角与更为深刻层次的了解与认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担任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是教育观念的先行者与实践者,教师在一步步的教育过程中,作为一线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又要如何去评价呢?小班幼儿从优越的生活环境,被动的生活方式,到离开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有规则的、要主动去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时,多数的幼儿会不适应。那么,教师又应该怎样运用教育评价行为去帮助幼儿快乐、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呢?而怎样的教育评价行为有助于教师对新班级的班级管理?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幼儿园教育评价概念界定:
幼儿教育评价是以幼儿园为评价主体、指向幼儿园内部教育与保育活动的一种评价,以探索幼儿园教育活动增值途径为主旨,在占有信息资料基础上所作的价值判断。
2、本论文主要针对教师教育评价行为展开,将教师教育评价行为定义为:
教师教育评价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情境中针对幼儿的言语或行为表现以及对幼儿作品等一系列幼儿物质性成果评价进行的,以言语为主,以表情动作为辅,具有肯定或否定倾向的价值评判。
二、入园初期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情绪上的不适应
许多幼儿在入园的第一天,甚至是前几个星期都是能开开心心来幼儿园,但为什么之后却开始焦虑了?正因为他们体验到幼儿园学习生活的不同。于是有些幼儿来园开始哭了,有的一天中都是处于紧张状态、不敢说话,有的来园嚎啕大哭,有的则无论家长怎么劝说都不肯来园。
(二)生活上的不适应
进入幼儿园,幼儿开始转变为主动的个体,一切都要他们主动地去做,自己去洗手、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但是由于平时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大多数的幼儿显得迷茫:不知道怎么洗手、甚至直接玩水;上厕所不会说、不会脱裤子;吃饭等着老师喂,吃的时候习惯到处走等;午睡要喝牛奶,要抱着睡、喜欢唱着歌睡觉。
(三)交往上的不适应
语言是幼儿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有些幼儿相对其他幼儿来说,语言方面发展的较慢,甚至有些幼儿在两岁半的时候才开始说话,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交往能力,别人说的话他不能理解,经常答非所问,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就不愿意跟他玩,恶性循环,交往减少,语言也得不到运用与发展。
三、教师教育评价行为案例
(一)教师教育评价的方式:
1、言语评价行为
教师的言语评价行为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言语评价让幼儿直观地感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正确与否。通常言语评价行为包括表扬、鼓励、说理、教训。通过言语让幼儿逐渐地建立常规,知道怎样做好,怎样做不好,从而步入正常的幼儿园学习生活。
2、动作评价行为
教师的表情、动作经常都够透露出他们的情绪甚至想法,幼儿更是能从中感受到、解读到,他们会从中判断老师是不是喜欢我。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疼爱是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环节。这种最大量、最简便、最直观、时刻可采用的评价方式常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教师教育评价的内容
1、对错判断性评价用语
由于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特点,经常会发生争抢或者打架现象,往往教师先关注的是被攻击幼儿,孩子收到批评,心理很委屈,因为小班孩子更多的是只考虑自己的需要,甚至认为我想要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可以问问别人“能不能”“可不可以”“愿意不愿意”。经过多次的尝试,大多数幼儿都是愿意与同伴分享的,也因此增进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促进幼儿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2、结果性评价用语
多在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过程中。如美术活动中,一位幼儿给画面添上太阳时,用红色的油画棒花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幼儿发现了站在旁边的我说:“这是白色的太阳。”“为什么是白色的呀?”“那天本来要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妈妈说外面空气太差了,太阳都变成了白色。后来我就待在家里了。”小班幼儿任何的想法与行为都不曾受到别人的束缚,他们用自己直观的形式去表现自己看到的。
3、横向比较与纵向评价
横向比较,就是将许多孩子放在一起对他们的某一方面做比较;纵向比较,是针对一个孩子,看他各方面在这段时间的表现,跟以前相比,是否有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多少。主题活动“找找我的进步”,通过教师对幼儿学习或生活上可能会发生进步的方面进行归类,让幼儿找找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自己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幼儿们积极地讲述着自己的进步,从而进行新一轮的“进步旅程”奠定了心理上的基础,让幼儿加快并愉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
四、幼儿对教师教育评价行为所做出的行为反应
(一)对积极评价行为的行为反应
观察过程中发现,小班幼儿对于教师积极的评价行为都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幼儿之间存在强度上的差异,一些幼儿会特别注重教师的积极性评价,一些幼儿则在评价之后积极行为消退,需要教师的多次正强化。此外,幼儿对不同的表扬类型所做出的行为反应也存在强度上的差异。当教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较具体的积极评价时时,幼儿多能做出积极的反应,而且还能继续主动地去做。
(二)对消极评价行为的行为反应
综合观察中的发现,教师消极评价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从幼儿的行为上的出现的反常,包括:逃避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倒退性行为等。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所感受到的压力甚至还会导致幼儿性格上的改变,比如脾气很坏,易暴怒等。
五、改善教师教育评价行为,增进小班新入园班级管理。
(一)从爱出发,多使用非言语评价行为。
小班幼儿踏进幼儿园是他们初涉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来到一群陌生人中间,心理上会有不适应和不安全感,作为教师,牢牢把握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向他们发送爱的信号,热情的情绪感染(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等动作行为)能够较好地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与亲人分离的这一环节。
(二)树榜样,感染其他幼儿。
教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可能给孩子无穷的信心,克服许多困难。教师评价幼儿时,应该多以树榜样的方式。对于受评价的幼儿来说,不管教师是否有意要批评他,对他或者对其他幼儿产生的都是负面的影响,而小班幼儿入园本身已经产生焦虑情绪,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
(三)尊重并倾听幼儿需要,鼓励幼儿提问、探索。
每个孩子脑袋里都有着一大堆的小问号,。教师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即使捕捉幼儿的需要,以支持、赞赏的态度,应到幼儿主动探索。当幼儿觉得在幼儿园他是被尊重、被鼓励是,便会开始积极地去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并积极地投入其中。
(四)注重对幼儿活动中情感体验的评价,结果性评价为辅助。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注重幼儿在其中的情感体验,情绪情感是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目标维度。当幼儿经过努力去克服一定的困难、解决问题之后,成功的体验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与快乐;当幼儿放慢速度去体验自己仔细做事情的乐趣时,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教师的评价应着重放在过程体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