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岩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教育中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高中阶段教学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也在稳定发展中,因此越来越多的新颖教学模式和方法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全面提升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其中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之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不仅仅要做好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上的传输,也要做好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彻底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使得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灵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物理水平。
关键词: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引言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同时关系到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物理是与现实生活关联性极大的一门学科,要想推动我国社会今后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拥有大量的物理方面的人才来参与建设。高中是培养与物理有关人才的重要场所,强化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培养率。而物理作为一门理科类的学科,其会存在较多抽象性的知识以及概念,要想充分的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概念,就必须要要求学生自身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
1高中物理学科中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使得整体教育者不在只关注于学生的知识培养,而是加强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其中科学思维能力作为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物理学科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高中物理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抽象性,很多知识都是以文字为基础来进行叙述,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加强自身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才可以建立起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强化自身所学物理知识,提高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物理水平。所以,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学习之中有着关键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高中物理教师就必须结合课本以及实际教学情况,不断优化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采取更加有效且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物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各种应用软件迅速出现,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而很多学生在使用软件方面的能力很强,从中可见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也十分灵活,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教师.基于此,不难看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鼓励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来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知识研究当中,而在这之前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观念,应主动摒弃以前的旧思想,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指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讨当中.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到问题研究当中,这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将带来很大的好处;另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学习问题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在课后帮助学生梳理学习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更好地消化课堂知识.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思想,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新课改计划所提出的新的教学教育要求.
2.2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落脚点在于实践。可以说,要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知识规律,可以看学生能否将学习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应用理论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物理科学的实际特点,使学生熟练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实现科学思维的发展,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2.3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虽然物理知识具有抽象、理解难度大等特点.但如果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和还原物理知识点就会简化物理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将物理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趣味性的物理小实验,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设想、一边操作,带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及总结归纳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2.4循序渐进引导,逐渐求知解惑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并不像学生的解题能力或者是记忆能力一样,可以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来提高,其提高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去主动的思考问题并获取问题的答案,即便答案最终是不正确的,也可以证明学生得到这个答案是经过思考后的结果。如在对《平抛运动》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时,针对“物体平抛后会出现怎样的运动轨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让学生去首先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并不直接说明答案对错,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去判断答案的对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多项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2.5指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融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多种物理知识之间的衔接明确,因此,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深层理解,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积极养成,科学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和融合。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结合课本上的教材,研究和了解透彻,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把所用到的知识点进行规划、总结和整理,组建大概的知识框架,方便学生理解和认知。比如在讲到“力”的相关课程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摩擦力、弹力或重力进行融合,构建全面的思维导图,对力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融合,并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和彻底的掌握力的知识,对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因此,老师就要做好指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工作,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和融合,帮助学生统一进行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
结语
科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要想继续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首先需要让教师懂得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研究实际的教学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循序渐进引导教学等方法来进一步推动该科目教学成果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延品.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J].学术网,2017(05):28-29.
[2]王艳平.高中物理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研究[J].教师论坛,2018(04):44-45.
[3]李全芳.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3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