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郭采呢
[导读] 以抽象内容为难点的数学学科教学,给很多学生带来一定的排斥感,学生对其不感兴趣,学习过程也较为枯燥,尤其是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逻辑理性思维的培养。
        郭采呢
        荣成市蜊江小学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以抽象内容为难点的数学学科教学,给很多学生带来一定的排斥感,学生对其不感兴趣,学习过程也较为枯燥,尤其是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逻辑理性思维的培养。对此,提出游戏教学法,促使学生将好奇心应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其思维与学科素质,循序渐进地锻炼其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低年级;小学数学
        引言:数学抽象性特点较为明显,初接触系统化数学教学内容,小学生难以适应,数学成为小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难题。而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较为艰巨。对此,如何使得小学生在玩的同时,进行有效学习,是游戏教学法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之意。
        一、游戏化数学教学内容及特点
        (一)数学游戏自身有游戏特征
        无论是哪种游戏,其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很明显,给予学生挑战性与新鲜感。在游戏互动及有趣性内容带动下,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游戏中感知并掌握知识。游戏化数学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好胜心,同时还能促使小学生求知欲。数学教师课前应做好准备,将本节课所讲知识,如抽象概念等知识点,转化为数字形象化。如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上面标注数字,由被分成若干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数字抢答游戏,促使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增进关系与渗透教学内容。
        (二)游戏内容的挑战性
        选取的数学游戏应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增加游戏的可操作性,并在游戏互动中,逐渐递加游戏难度,激发学生挑战欲。如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可以找出两个性质相同的东西进行对比,然后将所对比结果记录下来,然后从身边找到相近实物,予以对照。学生亲手操作,更能够促使学生字反复证明和操作,对所学内容更加理解与学会应用。
        (三)游戏内容的趣味性
        游戏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游戏数学课堂应强调其趣味性,如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制作数学教学工具。并且,教师倡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学习灵感,并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游戏教学法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游戏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要是因为游戏活动自身的特点与功能所致,而游戏教学活动则是数学与游戏相结合的产物,其对于展开数学启蒙教育,具有一定的成效。借助于游戏教学法,强化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数学学习感知,并产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根据大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游戏教学法对学生智力、心理与生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对此,游戏教学法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展开合适的游戏教学内容,促使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应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抓住其成长关键期,发挥其接触事物的好奇心,正好是认识与接触世界的阶段,游戏教学法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发现数学学习乐趣。游戏互动中,师生、生生之间构建的良好学习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而且能够调动学生从简单逻辑思维,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游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策略
        实际教学经验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融合与小学数学教学,并发挥游戏的生活性特征,尤其是情境教学模式和团队游戏活动最为典型,以下就此两点进行重点分析:
        (一)设计唱型和操作性游戏活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能动参与性,吸引其注意力,锻炼其思维能力,突破学习障碍。游戏法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认知与活动参与力,来设置一定难度层次的操作型游戏教学活动,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进而参与到知识内容游戏化教学中。如教学实践中,关于“钟表”相关的知识教学,组织班级低年级学生亲手制作纸质版的钟表,然后进行速度比拼,即单位时间能,与教师提供的“时间”问题所摆放的钟表位置,看看哪个小组摆出来的钟表指针方向最准确,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本节课知识。并且,教师抓住小学生兴趣点,设置一些唱和表演等形式游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进而促使达到教学目标。如“识数”教学中,结合“数字乐园”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歌唱游戏,灵活使用数学游戏,将其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促使教学目标落实到实际[1]。
        (二)引导学生参与团队性质游戏教学活动
        教师以引导方式促使小学生参与到团队游戏活动中,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游戏教学实际汇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竞猜团队游戏,小组内讲究合作与探究,教师则是对游戏全程进行指导与引导,注重团队型游戏设计目的,控制游戏的时长与活动目标,且在游戏后进行活动总结。如“100内加减法”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或直接在座位上,或围上一个圈,从教师到学生一个一个地传花,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简单运算。学生在团队型游戏中,不仅玩得开心,还锻炼其合作与友爱等待人习惯,掌握数学计算基础[2]。对此,学生获得多方面素质与能力的锻炼,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了课堂氛围,反之使得游戏教学过程也更加有效,教学效果明显。
        (三)游戏教学法锻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中,应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等学习能力,联系数学教学内容,尽量使得所设计的游戏活动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进而才能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如图形教学中,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如三角形组、正方形组、长方形组等等,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出准备的各种物品,每组学生都要能回答问题,说出物体的相似形状,如果说得不对,直接给机会让下一组学生进行回答,最后比一比,哪组学生写的正确率高。这一游戏教学过程,既能让学生认识物品的形状,还能在游戏环节中,帮助学生认知四边形特点与分类标准,利于学生形成图形识记,进而能够分辨出生活常见物体的形状,并灵活对其进行应用。
        (四)应用分层游戏化教学法
        根据游戏难度的分级和分类特点,将其应用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即为分层游戏化教学。教师组织游戏化数学活动前,依然需要做好科学评估与班级观察,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排查,主要是了解班级学生性格特点、潜力倾向、个人特征与能力水平,然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教师给予学习力较差学生一些指导,而学习力较好学生则设计一些高难度游戏,分别分配给学生,然后共同完成一个整体数学游戏。这是围绕学生个体能力,注重个体差异性的活动教学方式,不同层次学生在相同游戏环节中均能有所收获[3]。
        结束语
        总之,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环境,课堂上增添了有趣性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其中,体现出学生主体性。不仅如此,游戏化教学法起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活动参与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与反应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践行了学科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可以说,游戏化教学法,拉近教师与学生间距离,对于培养学生综合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芸.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培养[J].读写算,2020(27):102+104.
[2]杨淑真.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40):94.
[3]冯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2.
郭采呢,1980.07,女,汉族,山东省荣成市,本科,荣成市蜊江小学,264300,二级教师,小学数学方面,荣成市蜊江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