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华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蟠龙一中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基本物理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基础。讲授物理基础有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认识和理解,而初中物理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性质;同时,教科书必须传授最好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创新,加强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物理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核心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创新能力
引言
在这个提倡核心素养的时代,老师要想出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去积极实践,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事例,也可以创建好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上所述,物理的教学是非常灵活的,老师既要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教学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勇于创新、认真负责的精神。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物理教学方法形式化严重
新课程背景下,许多学校将主动发现和完善物理教学,但主要问题是形式设计过于严肃,处理得不好。物理实验是一种在初中阶段传授知识更直观、效率更高的方法,这也引起了当今学生对动手能力的更高需求。但是,必须承认,一些物理学科的改革只是顽固地适应高级管理人员的要求。一些学校盲目地进行实验,但不注重目标和科学,这直接导致理论学习时间的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基础的学习和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而另一些学校则较少或根本不是实验室学校,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获得和学习物理知识的生产力,并影响了物理系统的整体建设。必须避免这两种情况。
(二)物理教学法与现实脱节
调整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仅是初中物理中最常见的困难之一。当今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任职,而学生在不同班级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却各不相同,客观上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及时调整课程。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压力很大,而且为了更好地教导安排,往往以统一的方式教导学生。这可能导致一些课堂技能不足的学生难以有效地获得信息,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因为他们成绩差,害怕,讨厌学习。
二、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情况
通过科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物理在内容上和小学自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知识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门新开的学科,特别是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等内容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初中教师要吃透新课改的要求,认识到初中物理的定位是启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公式与学生日常接触的实际现象结合起来,创设科学专业的情景,利用PPT、自制教具等多种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充分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也有效地阻止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教学情境中适当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非常想要了解某部分内容的情况下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学习。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来说,针对物理这个学科,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还可以利用一些实际的物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结合一些生活现象或者时事新闻等载体,也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在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的知识应用和实践。教师可以在学完一些特定内容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多观察,这会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学生也可以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化解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强化,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不仅可以打造高质量的物理课堂,还能够从多方面锻炼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要组织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物理研究所、物理试验基地、物理科技展览馆等,了解最前沿的物理科技,以及物理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树立通过学习钻研科技、报效祖国的理想。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构建理论知识和生活的关联,多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比如,学习了“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观察电路,鼓励学生尝试绘制家里的整体电路图。这个活动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却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究空间。多设计这种开放有趣的实践探究活动,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总之,会更加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收获与进步。
(四)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常常引入质量这一概念,但是并不正确。所以这部分学习就需要学生以实践为主,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如,老师举出不同棒棒糖的事例,对于相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棒棒糖,让学生们进行选择。学生们大部分都会选择大的棒棒糖。为什么呢?因为大的能吃的时间更久,这就说明大的棒棒糖的质量更大,通过简单的事例告诉学生们质量的关系。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实验,将棒棒糖这一常见的元素作为此次课题的载体,来向学生们展示物体的质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得教学的效果更好。
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强化教学,这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核心素养内涵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自然科学魅力,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物理学科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文澄.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2]苟小强.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7).
[3]娄德江.初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解读及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