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荣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嘉行学校 510806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已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通过学生的简单思考以及互动讨论得出答案已经渐渐成为初中物理课程的主流。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无序、混乱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安排、严格把控,使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最后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合作学习知识的过程。本文从分组讨论的作用入手进行研究,探究分组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分组讨论法;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
一、分组讨论学习的作用
(一)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用处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物理知识可以解决许多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当教师运用说教的授课模式时,学生难以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物理科目的态度,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并不高,物理难点难掌握。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后,学生更够在特定的情境下掌握物理知识,实现学有所用。
(二)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初中生有较多的课业压力,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则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身心负担日益加重。当引入分组讨论教学法后,能有效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促使其透彻了解各种物理知识,对物理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运用此种学习模式后,能有效改善原有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二、分组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以“质量”为例
(一)通过分组讨论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分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会为学生优化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也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各学习小组以最佳状态完成知识探索,合理分配不同内容,会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会推动学生物理学习时效性的提升,也会减少各学习小组之间的错误思想模式,强化学习效果。
比如,在对 “质量”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首先探索基础知识,着重听讲教师教学的重点知识。随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实际探索知识内容与家庭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探索质量的不同性质,通过合作讨论,小组之间不同成员、不同工作的合理分配,让学生以基础知识总结、重点知识回顾和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不同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各学习小组之间善于进行学习内容的回顾、以及不同工作的分配。在经验的总结和方法的探索中,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增加学习能动性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二)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研究背景
初中物理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缺少灵活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从各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有趣的物理现象或物理原理进行导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对“质量”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提问并进行讨论: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哪个用的橡胶多?木桌和木椅,哪个用的木材多?随后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阐述同学们的观点。让支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随后,教师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讲授并进行解答,围绕质量所需要的条件进行讲授,得出结论: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让学生充分理解该部分内容。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三)找寻适宜时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分组讨论学习方式是非常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一定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讨论的欲望或者探究的激情。设计的任务和问题,一定要从教材出发,选择有价值的部分,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进而保证合作学习顺利继续下去。如果针对一个问题,学生们表现出不同的观点,这时可以选择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让他们讨论,进而得出统一的答案。还可以是学生们对物理现象有疑问的时候,应用分组讨论学习,以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质疑,努力探究物理知识。或者在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时,教师可选择分组讨论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发挥自由想象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质量”内容时,教师介绍质量的概念之后,为学生们创设简单情景,并抓住时机给出问题:“钢锭压成钢板, 变化了,质量 变化。”“冰块熔化成水, 变化了,质量 变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这个时候能让学生巩固前期学习的知识,还能进行拓展研究,更有效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四)在实验环节中使用分组讨论法
实验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塑造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验课堂教学环节与合作学习模式融合。在合作学习前提下教师渗透不同的实验重点知识,展示不同的复习脉络,让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循序渐进的知识点复习,会巩固学生的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脉络,推动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让学生增进认知和感知,能够促进学生总体思维意识的强化。
比如,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验探究,在实验环节中,教师担任引导角色,由各组学生自己推选代表指导实验并总结实验结论。在“质量”内容中,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教师在实验开始前给学生提出实验问题:一只乒乓球的质量 ;一支笔的质量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的讨论和实验的操作,并独立纪录数据,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质量的量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分组讨论和分组操作,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实验环节的最佳教育价值,同时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分组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最后,在物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本堂课你学到了……让学生通过总结增强学习意识,对学到的物理内容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利用分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刺激学生兴趣的产生,引导学生在组间准确表达个人想法和意愿,针对某一物理现象提出具有个人特点的观点,充分显示出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创新特质,教师必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增强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娟.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改进策略与实践[D].赣南师范大学,2017.
[2]黄佳羽.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10):25.
[3]杨杏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4(7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