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李晓耘,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传统技校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求。

        李晓耘,
        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51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传统技校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需求。因此,技校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文章分析了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积极意义,提出了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技校数学教学;课程思政;策略分析
        一、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技校数学教学的重要价值观培养目标,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将技校数学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德育活动主要由专业教师展开,主要通过说教的形式向学生教授道德理论,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仅不愿意接受教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在技校数学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师能够将数学知识点与德育结合在一起,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奋斗、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求真求实等行为品质,从而起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有利于丰富技校数学教学素材
技校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将德育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丰富教学素材,通过生动形象的引入和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中对数学的重视程度较轻,许多技校数学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只强调教材而没有对教学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得学生数学知识积累不足。技校数学学科自身理论性较强,教材本身较为严谨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只有不断渗透课程思政,才能将德育元素作为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主动融入技校数学课堂。
        二、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渗透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理论学习如果缺乏有效沟通,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师生的交流沟通,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在课堂上与学生相处,教师必须保持平等的态度,不以成绩判断学生的好坏,而是保持多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利用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用更适合自己方法掌握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加入到学生当中,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教师融入课程思政的阻力更小,学生会因为受教师个人魅力的感染,更愿意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将教师的教诲牢记于心。
(二)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想要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师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数学课教学目标中,并围绕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内容与环节。教师应当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知识及技能、过程及方法维度的目标,同时也应重视和丰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也应当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随时观察学生的成长状况和学习情况,及时指出问题,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应结合不同技校数学知识点设置具体可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保课程思政能够有效融入技校数学课程。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1.创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情境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技校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堂引入方式,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围绕具体教学内容,创设具有德育价值的情境,并在情境中对学生思想观点进行积极引导,确保学生能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例如,数据统计与分析是技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教师可以将我国扶贫攻坚的成果作为数据的来源,并借助官方多媒体材料创设情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能够受到冲击,并且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感受到国家为扶贫攻坚付出的努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近5年来脱贫人数的数据作为绘制图表的依据,要求学生绘制直方图呈现数据并加以分析。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情境中,学生可以联系自身生活经历,感受到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并且转变学习态度。
2.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由于技校生源的特殊性,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反馈数学知识晦涩难懂,且不知学有何用。面对如此的教学困境,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并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一方面考虑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确保小组内有1~2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明确小组划分之后,教师应当布置清晰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互动讨论,并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紧张激烈的合作探究氛围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培养积极探索和奉献精神,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数学本身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在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关于概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商场内的各种抽奖活动,关注彩票的中奖率,并将这些数据作为讲解概率知识的依据。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时,学生能够了解中奖事件背后的概率问题,摒弃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踏踏实实投入课堂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技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技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并围绕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推动技校数学教学改革。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紧密的沟通和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并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实现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唯珂.“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探析——以数学课程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0(33):124-125.
[2]王丹.探究应用数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路径——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9):69-71.
[3]胡秀珍.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技校数学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1):115-117.
[4]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