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重庆 408000
摘要:网络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是集文本、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迅猛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各个领域,这给物理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时拥有天然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一、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性
物理科普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培养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现在很多家长和教师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物理科普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科普的必要性,也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简单的问题会衍生出复杂的问题,原来的问题会衍生出更新奇的想法。物理科普能把这些想法用科学理论进行验证,学生受到这些物理科普知识的启发,激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思考和想象。物理知识的科普教育,应该从学生产生认识世界的好奇心开始,应该随着知识面的拓展,一直持续到中学、大学乃至毕业后的工作中。
(二)培养学生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验证能力和科学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学家通过实验验证推理和推理推进实验,使物理学一步一步地探索着未知世界,物理学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如果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现代的人类生活。在物理科普的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获得验证成功后的满足感,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强大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这两大本领会成为学生们的立身立命的本领,物理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它能给学生的思维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培养创新能力
当学生通过系统的物理教学、实验,使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加上理论知识,就会获得不同一般人的创新能力。创新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来的,物理教学不但是积累既有知识的过程,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思维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
(一)网络教学难点
首先,高中物理教学网课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再加上自觉性有差别,有些物理教师担心随着网课的逐渐推进,学生拉开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如同流传已久的一句话,“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放寒暑假”一样。学生的基础、自觉性及接受程度不一样,网课教学会将这些内容逐一放大,导致学生两极分化。这是很多物理教师在上网课时担心的一个问题。
其次,考核不能公开透明,教师无法准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的一些考试,很多是学生自行在家里进行,虽然很多网课教学平台上都有完备的考试及批改功能,却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例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会不会去翻课本,会不会在网上找答案,等等。网课平台都是监控不到的,只能靠学生的自觉性,以及家长的监督。另外包括学生是不是在上课,是不是只是打开了听课软件,人却没在听课,都是需要家长来监督的。在网络提交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的作业并不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这些学生的作业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差别。网络教学会导致学生学习形式化的问题,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会及时纠正,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则很难有效监督和管理。
最后,网络教学过程,还存在网课的软硬件问题。教师在上直播课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产生一定的互动,但直播课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上网课的硬件设施可能达不到,就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有些学生可能还没进入网络直播教室,教师的课却已经快要结束了;还有些学生虽然能听直播课,但音质和画质完全达不到上课的要求;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学生在网课空间里等了好久,结果教师却被卡在了网课空间外进不来。
(二)形成网络学习小组
物理课要克服呆板僵化的机械记忆,这需要运用技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鼓励学生用比较法、联系法寻找物理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解释一些物理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交流软件,让兴趣相投的学生建立网络物理试验兴趣,打破学生课后交流的空间限制。小组成员可动手制作试验学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也随之增加。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动手实践,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但开阔了眼界,又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开展情景教学
利用网络媒介,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欲望。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采用的是黑板、粉笔和教师讲授的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模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授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21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的情景,引入新课,同时,可给学生讲解多媒体中的成像原理,这也是对光的原理的一种运用,既能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又让学生对探究未来的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三、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实验
(一)创建虚拟实验室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创建虚拟实验室,对物理实验进行实验模拟。在物理课堂中,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总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弥补其中不足,教师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可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处理实验数据
利用互联网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可快速处理实验数据,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规律要通过测量物理量的数值,分析归纳得出来,如运动学、力学规律得出需要测量时间、速度、质量等物理量的值。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快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用图形表示出来。教师可以节省处理实验数据的时间,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数据和物理图像上,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得出物理规律和数学表达式。
四、结语
从近年来高考物理的趋势来看,高考物理试题对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应当注重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应当从学生高考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完善物理知识体系。利用互联网手段参与高中物理教学,虽然有对学生难以管理、对设备要求高的难点,但也具有很多传统课堂上不具备的优势。教师要融入时代,善于利用新技术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物理学展现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青.有效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施[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吴隆才,周胜.多媒体技术在基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巢湖学院学报,2004(5):25.
[3]俞冬健.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高考,2021(1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