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建兴
忻城县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高中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关键节点。从化学学科素养的角度窥探生活中化学现象,并将之做为教学情景 引入化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化学教师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各学科教师都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毫无疑问,传统灌输式教学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更无法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需求.应用生活化教学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直观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思维单一
虽然以生活化教学为代表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仍旧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同填鸭式教学,以应对应试教育的需求,导致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与此同时,这部分教师往往过度看重学生的成绩,将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略或否定了化学学科学习的实际价值,忽略了学生在化学学科过程中应该接受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教育理念陈旧
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师逐渐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学问题。但因应试理念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虽然引入新的授课模式,可化学教学的本质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应试能力为目的。
传统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施教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与发展需要,各种形式密集的考试也会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为落实素质教育,在引入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避免机械进行习题训练,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助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重视对生活化教学元素的发掘,关注对高中生的思维锻炼与品格培养,使他们形成积累化学知识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有开阔的知识眼界、关注对化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问题。
二、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案例展示的形式引出生活元素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引申出生活元素的较好办法是通过案例展示,要知道,化学案例是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的较好方式,如若将生活中的化学案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思考,相信会让教学案例更生动、更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和积极性将事半功倍。
我们建议化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将生活中的化学情景呈现在学生眼前,让生活案例更真实、更直观,是利于强化案例直观性和探究性,让学生较快的进入思考、回忆、探索情境,为加深问题探索和问题解决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解氯元素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理解氯气的性质,生活中的案例无处不在,小到生活中清洁卫生所用的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两者结合就会产生氯气,氯气的吸入会导致人中毒,严重的话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这样的案例,同样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大到可以与社会热点新闻进行联系,如化学工厂氯气泄漏事件的治理方法等,让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案例更加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于高中生更好生活与成长。
(二)借助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学习,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甚理想。同时,由于教师片面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以至于学生仅仅是了解理论知识,但是针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却一点儿也不懂。这种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相背离的。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要借助生活化的元素,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引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其中存在的化学知识,对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为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就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物品中,走进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接着,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对其进行了直观地呈现,引领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这一部分知识的探究中,并在情境体验和沉浸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四)健全生活化评价体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成绩已经不再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显然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贯彻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书面评价、多元评价以及过程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与鼓励。在进行书面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需要以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化学评价的基本标准,判定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其化学基础知识体系是否得到健全;在多元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生活性的化学问题展开专题讨论或专题辩论,或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化化学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进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在展开过程评价时,则教师需要重点对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课上听讲情况以及学习效果等过程性行为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各环节的表现情况给予其对应的分值,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量化分析,帮助学生记录其学习成长历程,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结束语
总之,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运用生活化教学能较好地实现学以致用,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特有的乐趣和魅力,提高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化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阿楠,王荣.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知识窗(教师版),2020(05):9.
[2]臧瑞芳.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28):83.
[3]冷兆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J].新校园(阅读),2018(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