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丽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56110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以自主学习为内核,以合作学习为学习方式之一,以探究学习为学习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也要体现每个个体的自主性,而将探究学习贯彻到学习的各个环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不仅引领学生加强知识认知,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
引言: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的质量,同时巧妙从单人孤岛式学习改为多人合作式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下面首先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内涵和作用进行简单分析,其次探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什么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就是将“自主”、“合作”、“探究”三个要素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以自主学习为内核,以合作学习为学习方式之一,以探究学习为学习目的,要明确的是三个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罗列或相加,而是深度融合,比如在合作学习中体现自主学习,要去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角色。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作用
1.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常使用单方面灌输、单方面接受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强行塞给学生,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对数学知识思考,不仅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浅薄,更会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而开展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也随之产生属于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解决困惑和问题,认知会更加清晰,也慢慢养成学习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提升学习创造性[1]。
2.合作学习优化教学氛围:首先,合作学习的形式更加轻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往往表现的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其次,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分享看法,思想共融,发掘新观点、新思考、新解题路径,能强化教学的质量;最后,合作学习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求助意识,相互帮扶,共同进步。
3.探究学习强化学习效果:探究学习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散布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通过制定探究性的问题或主题,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通过科学的探究路径,去探究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
首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会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创造力,但同时,为了确保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引导学习也至关重要,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是让教师抛下责任,而是适应引导学习者或解惑纠错者的新角色,让教学实现“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总而言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都要充分发挥。而教师导学采用的最常见方法即是“问题导学法”,通过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有探究性的、触及知识点核心领域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展开探究学习,在提出问题时注意循序渐进提问,体现数学知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以因材施教提问,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例如“函数的应用”教学中,从函数的性质、定义、图形、生活实际应用、以往突出错题等多个角度创设问题,让学生遵循问题引导探究知识。
(二)“单人学习+合作学习”,丰富教学的形式
单人学习仍然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其开展形式更简单,更适合教学开展,不过合作学习的教学质量更好,展开合作学习能丰富教学的形式,因此构建“单人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且增加合作学习的占比,会让教学更有意义,在合作学习中,虽然是多人配合的学习模式,但也要求个体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能随波逐流,这样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才会更加有效。而开展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间实力要“均衡”,要按学习能力打乱分组,起到以强带弱的作用,促进共同进步,同时小组之间实力均衡也有助于构成竞争关系,而组内则可以选配不同特长的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学习,逐步提升[2]。
例如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单位圆换算法来推导,整个诱导公式共有六组有54个之多,但推导方法却是一样的,不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通过协作来推导三角函数诱导公式,通过自己动手、通过协作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如果在考试中忘记了诱导公式,也能自己花单位圆再推导得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师了解并掌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将其落实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显著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焕文. 对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中旬, 2016, 35(35):154-155.
[2]沈建兴.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 学园,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