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番婷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三实验小 272600
摘要:数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时期不可缺少的部分,面对新时期教学环境下,各界人士更加对数学教学工作形成了极高关注,希望教师能够做好教材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能够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内容以小学数学核素养培养工作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引言: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作为教师最核心的指导方向,小学数学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为出发点,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深度学习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教师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自身数学综合素养。
1.以教材为核心
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工作,教材作为核心部分,不管是教师应用哪种教学手段,都必须要以教材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出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教师以教材为核心,期间必然涵盖了很多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细节。通过实际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的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要性,也能够联系计算以及测量等多方面内容,进而折射出很多思想以及理念。面对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教师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先做好事前准备工作,自身先对教材内容做出深入研究,总结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同时,才能够发掘内容本质,一方面能够做好数学知识讲解工作,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容易接受与掌握。比如,在教师进行“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研究,然后结合教材中现有定义以及计算方法等细节,总结出知识点内部涵盖的核心素养内容,像空间认知观念以及数学推理等,都是平行四边形隐藏的“核心素养”。教师教学之前做好万全准备工作,因而才能够深入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将其中知识转化为思想意识,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2.关注生活问题
小学时期的学生,虽然身心以及智力等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从根本上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差异性思维条件下,表现出事物不同的看法。为了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教学模式,也就是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也应该拉近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难题。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贴瓷砖”生活场景,在一面墙上,需要学生将四块花瓷砖贴在墙面中间位置,构成四边形以后得到一个图形。在长8m,宽6m的墙面上,学生要想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其中可以有几种贴法。在生活化场景下,学生能够自行深入分析,部分学生会联想到平移模式,在教材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
从根本上而言,小学数学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也可以说学生学习活动,就是为今后处理生活问题做好铺垫,那么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可以借助生活化讲解方式,在讲解教材知识点学习难度的同时,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关键,致力于学生今后良好发展目标的完成。
3.关注推理能力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教师开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更是对自身教学效率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教师模式必然不能一直应用。站在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下,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将知识点含义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以至于充分调动学生创造力与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师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购买东西的场景,带领学生结合教材知识点呈现真实场景,在此期间联系学习内容:小明去超市买东西,其中毛衣和裤子的价格分别为69元和88元,那么此次小明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在教师真实情景营造下,学生亲身参与和分析,在直接得出问题结论的同时,也能够在一系列推理过程中,为自身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侧重深度学习
相比较其他课程,数学学科内部涵盖了很多定理与计算方法,如果学生只会单纯记忆,在没有明白其中知识点含义的基础上,制约自身思维不能发展的同时,更对学生综合数学能力提高造成严重阻碍。基于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深入阐述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研究,保证获取知识的过程处在良性循环状态。例如,教师在进行“正方形”相关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充足数量的粉笔,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挑选几名基础较强的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绘制正方形,在教师事先制作好的不同规格的木板中,学生挑选自己需要的工具,然后确定好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后将每一个角进行连接,最终就能够获取到一个正方形。将学生绘制好的正方形放在长度与宽度分别为8和4的网格纸上,不管正方形的大小,其面积都会定义在1、4、9、16数值区间当中。当学生按照顺序完成正方形绘制工作以后,那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绘制的正方形,其面积都会是1、4、9、16呢?带动学生深入分析,此时就能够联系教材内容与绘制过程中,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再次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深入掌握所学内容,实现核心素养提高的教学效果。
结论:
简而言之,通过较长时间观察可以看出,如果教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在确保学生形成强烈数学学习欲望的同时,也能够确保自身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全程凸显出学生核心地位,保持与学生密切交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刚.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兼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45-48.
[2]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