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似梅
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 236000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教学的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一些物理知识以及物理现象。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经常因为时间不够、实验设备不先进、实验仪器陈旧、实验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彻、实验操作过程不清楚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不当等原因,不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该教学内容以及实验现象,遇到类似的实验不能独立完成,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遇到的这些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中物理;实验创新
引言
网络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是集文本、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迅猛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各个领域,这给物理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时拥有天然的优势。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缺乏逻辑思维
根据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科任务来说,高中生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前做好充足的预习,学生只有根据目的、原理以及仪器选择,提前做好对物理实验课程的预习和思考,才能够在课堂上合理的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预设问题,实现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反的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无
法实现对实验关键问题的深刻理解的。例如,对凸透镜成像实验规律的探究,学生如果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预习,就会导致教师在完成实验讲解后,部分学生无法采用实验教材进行实验,导致实验过程缺乏目的性。
(二)很多教师无意间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如此“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既缺乏了对物理知识核心深入理解和延伸的机会,也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可谓是得不偿失。高中物理中有诸多的验证实验,因此就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改进实验来完成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吸收,从而让学生口、手、脑并用,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高分高能”的教育目标。由此看来,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也是避免“三低”教学现状产生的“良药”之一,进而也就能够真正通过多元化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策略
(一)微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预习高中物理实验
良好的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更好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前对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熟悉之后,就能知道哪些内容是重难点,从而能在课堂上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对重难点的学习上。因此,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来供学生预习物理实验时使用,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也能带着问题和疑惑进入课堂学习,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理解的步骤,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加快进度,这样就能留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攻克重难点。通过微课来学习物理实验,学生也获得更多的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能力,这对物理等理科学习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学习中,由于本实验操作较为复杂,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实验用具、实验操作要求、实验步骤做一定的了解,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有一些知识储备。这样,在面对一个动手能力、细致调节要求较高的实验时,学生有了心理预期,就不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在一时观察不到实验现象时也不会自暴自弃、消极懈怠。小小的微课预习能大大提高整节实验课的效率。
(二)利用微课教学优势,创设良好教学情景
许多高中物理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很困难,想要充分掌握物理知识难度较大。为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方便学生以更简单的角度开展学习物理,教师应采用微课内容多样化的方法来开展教学。物理与实际生活也是有很大联系的,高中物理教师要努力将生活化的东西融入到物理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其包含的图像、视频、音乐等都有利于情境的营造.教师精心准备微课,抓住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更容易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学生也能很好的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消化。通过创新课堂情景,也能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对物理提起了兴趣,学好物理就是相对容易的了。
例如:在学习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时,教师也是在微课开始插入一段电厂中因对器械电阻计算有误导致的工厂事故的短视频,在视频的情境渲染中,让学生明白电阻是一个很关键的电学概念,由此逐渐展开实验讲解。教师要在微课中适当加入与实验相关的图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专注于微课学习。学生也能从微课中更直观的学习实验内容,对实验操作也更加清楚明白,学生头脑清楚,思路清晰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当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听课方式与学习方法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慢慢的也就上去了,物理学习更会更加轻松。
(三)创建虚拟实验室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创建虚拟实验室,对物理实验进行实验模拟。在物理课堂中,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总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弥补其中不足,教师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可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是电学中的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上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幅相关插图,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的感觉。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如FLash、3Dmax、VR)设计,就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VR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应用的新技术,可以为传统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规避真实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或者受场地与时间的限制,很多实验没办法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完成。虚拟现实技术凭借其沉浸式、交互性与多感知性等特点,可以在虚拟空间构建实验室,让学生可以真正做到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丰富个人的感知,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储备。
结束语
从近年来高考物理的趋势来看,高考物理试题对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应当注重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应当从学生高考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完善物理知识体系。利用互联网手段参与高中物理教学,虽然有对学生难以管理、对设备要求高的难点,但也具有很多传统课堂上不具备的优势。教师要融入时代,善于利用新技术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物理学展现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学军.浅析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研究[J].名师在线,2020(30):89-90.
[2]林蓉桓.借力多媒体教学,活力高中物理课堂[J].教育艺术,2019(12):28.
[3]李慧.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9.
[4]吴理林.探究高中物理实验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新课程(下),2018(12):47.
[5]王弋扬.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之我见[J].祖国,2018(2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