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钗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中心完小 贵州 铜仁 5653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试验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验课堂上被广泛的应用开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来加强教学效果及整体质量,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得以不断丰富。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在图形展示方面所具备的应用优势,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为小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提供诸多便利。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途径;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必须立足整体,制定完整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各阶段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有针对性的调整数学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帮助小学生稳步扩充数学知识,逐步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得心应手地解决数学问题。
1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状况分析
虽然实行小学教育改革很久,但由于许多数学教师特别是有着很长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思维仍然保留着过去老旧的传统观念。课堂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和过去并没有太大变化。教师上课主要介绍的是数学常用基础教学内容,上课方法主要采用枯燥的闭环模式。换句话说,学生是根据教师的指令,而非出于自己的主观需求,进行着被动且枯燥的数学学习。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且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思考能力尚不成熟,无法理解较为复杂的数学内容。因此,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及时掌握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
2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途径
2.1 营造适宜情境,激活学生形象思维
兴趣和注意力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面向年龄尚小、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标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加上数学本身是一门有着较强抽象性且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问题的学科,因而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实现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枯燥且难懂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进展。例如,以“对称、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为例,我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几个片段,即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如商场中的观光电梯不断上下的情景;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移动前进的场景,以及游乐场中各种娱乐项目运动的画面,如运动中的摩天轮,转动着的旋转木马,人们在滑梯上滑下的场景等等。熟悉的场景和画面很快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我也趁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是以什么方式进行运动的,从而引出与平移、旋转有关的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地进展下去。
2.2 搭建认知框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抽象、难懂的数学语言对他们来说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增强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实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转变,即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文字以形象、直观、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搭建认知、学习的框架,从而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所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例如,以“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具体运算方法。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段超市购物的视频,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超市中的商品大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及小数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之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竖式来计算小数的加减,小数点的位置应该怎么标注出来等等,将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具象化转换,达到了节省课堂时间、增强学生认知的目标,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2.3 转变教学模式,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够促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借助信息化资源的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出自由、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环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开展,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前,我就先将本课的课件及教学资源提前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课件资源的指导下预习新课内容。之后,先通过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询问学生什么是面积,如何计算常见图形的面积等等,让学生自由阐述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再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如此,便转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数学教学得以优化和完善。
总而言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已经在一部分小学校园取得了成功,能够充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教师需重视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针对当下的教学模式中不断创新发展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卢慧卿.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04.
[2]刘晓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