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艳婷
富闽友谊小学, 陕西 渭南 7117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育界的改革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成长阶段培养逻辑性思维的启蒙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到,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是时代赋予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也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优化;小学教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1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1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当今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步伐,各学校對于学生所学习的各学科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和教学目标,为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小学数学学科可称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必然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小学生的高度重视,在以往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小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也与当今时代的需求相差甚远,探究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至关重要。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是当今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1.2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合理的计划、有效的组织以及认真有序的实施这一系列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手段,便能够实现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的目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注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为每位小学数学教师指引了方向,使每位数学教师有了使命感。数学课堂教学任务势必会有效促进师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促使教师去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 预留余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需求,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建讨论小组。对于不同的课题,需要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慢慢的学生就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1]。教学过程中,需要预留独立的思考余地,加强讨论,探索符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认知度。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到合适的机会,组织他们采用讨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思考中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快乐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策略
3.1 设置合理的数学教学模式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以心甘情愿去配合教师进行数学学习,可以说兴趣是小学生做一件事的有效动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相对较弱,在对数学新知识的理解上难度特别大,特别容易丧失其参与数学学习的动力,所以,要求我们数学教师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师者自身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采用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新知的学习与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把小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后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小游戏引入的模式进行导入。进行分组游戏,共有42名学生,以每组5人进行分组,这时就会剩下2名学生没有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入整除和余数的相关概念,使学生有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对下面的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铺好路。
3.2 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教学能力
数学教师是展开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以往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在进行题目讲解时,一个题目的解决方法讲到一半发现是错误的,或是教师对一些概念、定义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一道题目在课堂上反复地进行讲解,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容易让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应有的尊严。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较低,知识掌握程度严重不足。为此,教师必须要提高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才能够优化数学课堂。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如果教师不能积极地进行学习、取得进步,那么必将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化,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等诸多问题。为此,教师需要针对自身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转变,无论是知识掌握情况还是教学方式,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教师可以向一些优秀教师请教,并寻找一些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3构建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学习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中的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可能较大,无法完全掌握,进而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挫败感,最终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地构建数学情境展开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创设,当所讲解的题目过于抽象时,教师可以將其转变成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实例,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进而找到解题的思路。当学生可以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知识转化成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时,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
3.4 借助生活情境锻炼学生数学能力
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最终又会回到现实生活中,被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以“平均数”一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如“计算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让全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一起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应用题训练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比如“三箱苹果重15千克,一箱橘子比一箱苹果重2千克,请问三箱橘子总共有多重”,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题并不是抽象难解的。
3.5 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构建高效课堂?
新时期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当下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成熟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知识更为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积极性。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圆的认识、圆的面积等知识进行反思、回顾,之后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圆的面积这一新概念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暂停、慢放等功能,引导学生对圆面积公式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找到圆的面积与圆的周长两个公式的区别。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4 结语
小学数学是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数学教师的首要问题以及最终目标。课堂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其有效性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玉赐.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9(24).
[2] 屈晓敏.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 (33).
[3]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
[4]罗柱森.采用参与式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应用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