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周春雨
[导读]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共识。

        周春雨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共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教师要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使改革实现完美“落地”,更好地帮助高中生打好知识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的本质属性,所以教师要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探究思维融合在一起,偏重综合性与应用性,以此实现高中生知识能力的转化。本文分析了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给予同仁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引言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满足我国当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也应该牢牢把控住核心素养发展的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高效、更创新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化学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思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就化学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学习态度等。而在高中教育阶段,要想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高中化学教师理应引起重视,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化学学科也更偏向于实践活动,而基于核心素养,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不仅可以使其在实验研究中充分感受到高中化学所具有的多样性及魅力,而且也能够促使其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化学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认识到化学实验所具有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们在自主实验中逐渐培养化学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突出化学主干知识,以问题驱动学习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所掌握的素养与能力。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锻炼化学实践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会提问,独立思考意识比较差,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性,脱离了教师领导就不能正常学习,所以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将基础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明白化学主干知识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化学主干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属于知识的化学知识框架,并在知识框架中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带领学生认识实验仪器
        化学实验的开展对学生学习化学和认识化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对实验过程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在过去的实验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亲自的进行动手操作。其原因一般都是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或是学校的实验器材和用具不足。这便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课堂上,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之处。于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体验式教学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验器具的观察以及实验步骤的完成,而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实验器材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专门的实验室对试管、酒精灯等实验器具进行观察和感受,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接触而产生平时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使学生对实验仪器和用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正向的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参与实验的机会。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也是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我能学的基础条件,对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原因、学习内容以及如何去学。他们能够在学习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调整,在学习之后可以对自己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四)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优化化学学习方式
        很多学生学习化学效率不高,是因为还没找到适合学习化学的方法。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一情况进行充分的认知,结合学生情况并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以为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化学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后进行梳理,进而掌握较为全面的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是一种良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构建、总结的方法。它不仅直观、清晰,同时也能够方便学生对同类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同异比较,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之余,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思维导图,对已学的及新学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采用更高效的学习方式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建立适合自己使用的思维导图后,也应该定期对学生自行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行检查。毕竟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它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复习时的重要参考样本。因此若思维导图出现问题,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影响较大。教师应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并纠错,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建立一个优质的思维导图[2]。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科研人才的历史使命,抓住机会发展学生的基础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并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进行知识技能的系统性训练,打造更优质的高中化学课堂[3]。
参考文献:
[1]吴俸隆.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生自主探究实验[J].高考,2021(13):73-74.
[2]郭丽芳.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高考,2021(13):95-96.
[3]张菁.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0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