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张翼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张翼
        汉源县富乡乡中心小学 625302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数学计算这个基础的教学部分,教师应该结合小学数学的计算要求,在引导小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内容后,再通过科学的练习方式,帮助小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使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优化,进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提高计算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及发展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被动且机械化,由于教师实行的“题海”政策,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较大的压力,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计算能力相对薄弱。计算的错误率也较高,找不到自主学习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就应该积极地改变教学模式,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并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积极地进行计算联想和反思,进而在计算中寻找计算的规律和技巧[1]。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是其十分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将概念公式导入到计算题中,再进行逻辑分析,这有助于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的意图。但是现阶段,小学生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计算的重要性,在主观意识中认为计算仅仅是掌握了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急于去尝试一些难度较高的计算题,导致计算率不高且自信心备受打击。
(2)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小学生长期处于较为被动地学习状态,这导致小学生的计算积极性不高,且为了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忽略了计算过程中的关键和细节,急功近利的心情也导致小学生难以在计算中摸索到计算规律和技巧,这难以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2]。
(3)对计算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在数学计算学习中,掌握扎实的计算基础知识是关键,因为扎实的计算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科学习。在小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题目时,在阅读完题目后,就要考虑运算的顺序、方法及公式,这些都属于计算中基础知识,但是在现阶段小学生的计算过程中,常出现思维混乱,无从下手的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因为小学生对计算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2.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及发展策略
(1)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计划,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就是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这也是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及发展过程中的首要教学任务。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计算,进而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例如,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加减计算的过程中,小学生因为其天性使然,经常会将加号看成减号,将相近的数字如“48”抄写成“43”[3],或将数字顺序抄写颠倒,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的计算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造成的。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计划,首先,在实际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生进行计算训练之前,应该要求小学生自主对前一天的计算作业进行检查;其次,教师引导小学生将每次的日常计算练习都当成考试进行对待,提高其重视程度,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让小学生在完成作答后就给出结果,而是在经过仔细检查后在说出最终的答案,对于做错的小学生引导其认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通过自我的检查和反思,能够在脑海中将错误进行长久记忆。长此以往,教师的引导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在计算过后进行自我检查的良好计算习惯,有效提高计算准确率,并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树立小学生的计算自信。
(2)设立专项训练计划,提高小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口算能力是笔算能力的基础,要想提高小学生的笔算计算能力,就要先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4]。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对小学生进行口算的专项训练,帮助小学生提高口算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5分钟时对小学生进行一个专项的口算训练,利用信息化多媒体设备将口算题目直观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口算训练结束后,教师给予全部答对的小学生奖励,并鼓励其他没有做对的小学生继续坚持。另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利用自习的时间再对学生进行笔算的专项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口算及笔算的基础知识之后在拓展一些混合计算等较为复杂的计算题目,有效帮助小学生拓展计算思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3)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强化小学生计算本领和技巧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法是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简便计算法能将复杂的计算题目简便化,更容易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并有效减少计算所浪费的多余时间,并在计算中寻得计算规律和解题技巧,与此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和自主性,更加喜爱数学计算[5]。
        例如,在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除数为三位数,被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以360÷45这道计算题目为例,学生在刚看到题目时,第一想法就是列竖式进行计算,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这道题有没有什么简便的计算方式呢,这道题可不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计算规律进行计算呢,此时小学生就会将45拆分为9*5,进而将算式列为360÷9÷5,这样的计算方式更易于小学生快速解答,为巩固小学生对这样解题模式的运用,教师可以再给小学生寻找一些类似的计算题目,使小学生在日后的计算过程中都能灵活运用这样的方式[6]。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及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对这项教学任务的重视,根据小学生不同得学习能力来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以小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计算模块提出的要求,也能为小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立秋.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 信息周刊, 2019, 000(010):1-1.
[2] 邱琴.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8):130.
[3] 黄覃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求知导刊, 2020, 000(013):78-79.
[4] 张育凡. 浅析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运算能力培养影响因素[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4):204.
[5] 吴青.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人文之友, 2020, 000(001):249.
[6] 王英.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5):6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