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思想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张立华
[导读] 化学课程是一门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而且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化学思想的培养。

        张立华
        黑龙江省木兰县高级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1900
        摘要:化学课程是一门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而且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化学思想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开设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就现在化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化学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化学思想培养
        引言
        化学思想是环保事业不断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新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化学思想的培养
        化学作为高考中的基础考试科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课内容都是在为高考打基础,因此从高一开始所有老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提升化学成绩这一问题上,忽略了对学生的化学思想的培养。但是就化学而言,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应该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例如高一所学的除水垢的反应原理,这就是一个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案例。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对于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说应该是用稀盐酸与水垢发生反应去除水垢,但是在家庭中稀盐酸并不常见。因为除水垢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利用盐酸所具备的酸的特性,那除了用稀盐酸在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常见的可以替代的弱酸,答案就是醋酸。因此用醋除水垢是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形式。可以用此问题激发学生的化学思想,既学习到了知识又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做出了解释。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的能力,是当前化学思想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应该树立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
        (二)学生逐渐对化学课程失去兴趣
        化学这门学科在高中的学习并不深入,因此上高中以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望还是比较强烈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问题探索永远都保持着新鲜感,渴望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寻找到最终结果,但是在真正课堂中可以接触到的化学实验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学生对化学课失去了兴趣。有机化学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大都比较复杂,主要侧重于对烷烃、烯烃、炔烃以及芳香烃的研究,这部分知识所涉及的化学问题相对于无机化学中产生的问题来说还是比较难理解的。有机化学涉及的大多都是有机物的推理,通过化学反应推测每一环节发生反应的有机物的种类以及化学式,这就比较考验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化学课的枯燥无味,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厌倦,再一次面对将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起来解决问题的难题。不仅如此,现在的高中课堂由于课程时间较为紧张,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断减少甚至没有,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基本都是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记,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阻碍了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对于化学教学中化学思维的培养是有一定难度的[2]。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思想
        (一)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化学思想的有效融入,也是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化学实验可能浪费诸多材料,在不影响实验结果、教学过程的基础上,选择应用废弃物组织实验活动,演示化学实验,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十分新奇,将会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地参与实验活动。教师树立了节约的好榜样,学生才能“有样学样”,主动节约实验材料,践行绿色化学理念。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废弃铁丝、铝片等,这些材料均可运用到化学实验中去,用来验证金属活动性的顺序[3]。
        (二)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
        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学会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全方位了解,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在使用此教学方式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其次再从网络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后将教学内容与化学思想结合再以其开展实际教学,同时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为学生进行课后巩固提供便利。
        (三)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化学思想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的各个角落,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使用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同时合理使用教学资源,还可以减少实验教学中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对于化学思想的普及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型滴管、微型试管来完成相关实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对试剂使用量进行控制,将化学实验反应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高中化学教材存在部分缺陷,这些缺陷体现在教材的各个方面,比如实验试剂用法用量。因为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他们缺少参考数据,那么将会对实际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这样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还会增加化学废物的产生,影响化学思想的普及速度[4]。
结束语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现在的高中生应该是具备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优秀人才。老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就高中化学这一学科而言,老师需要注重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下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的重要体现。少年强则国强,他们作为祖国优秀的下一代,只有其综合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携手共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秋冬.探究在高中化学中融入化学思想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03-104.
[2]吴玉洲.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思想的培养[J].化工管理,2021(09):18-19.
[3]施泽花.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1):123-124.
[4]王燕秋.试论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