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袁红莲
[导读] 自新课改政策提出后,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教师转化为学生,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身引导作用,而并非一味地、强硬的为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只能起到反作用。

        袁红莲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551700
        摘要:自新课改政策提出后,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教师转化为学生,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身引导作用,而并非一味地、强硬的为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只能起到反作用。在分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促使每个层级的学生均可面向教学过程。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科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人才的基础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分层教学的应用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进度及认知能力的了解进行学习目标的定制,以因材施教的良好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随着教育体制的更迭,国内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受到先进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的落实,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愈发常见。国内又将分层教学称之为分组教学或者能力分组,近些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大力推广,并取得较优异的应用效果。具体而言,分层教学就是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学习现状与能力现状,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学习小组并且进行区别对待。教师在不同学习小组中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促使每个层级的学生均可得到明面上的提升。在未来,分层教学将会成为中小学乃至高中生的主要教学模式。自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20世纪以来,分层教学即成为高中教育的一大特征。教育部门早在19世纪初期就开始大量开展针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分层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理论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但是随着近年来的实践运用,关于分层教学的争议声音逐渐消失。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更加重视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期提升学生考试中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并未进行着重的培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仅仅是通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忽视。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高强度的知识点学习。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应用较为刻板,在训练过程中也仅仅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题型,以这种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成绩及考试能力的提升。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学生分层
        在对学生分层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这种摸底调查工作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明白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不同开展针对性教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让家长密切配合教师的分层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监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学习意识也显著提升,因此在分层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简单地对学生开展显性分层,可以采取隐性分层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渐变式的层次性划分。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而不是对学生分层之后就一成不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动态分层,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3.2教学目标的分层
        结合分层教学的第一阶段,即学生的分组与分层可见,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不同,此外,部分学生的意识形态较为特殊,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包括学生发展之间的个体差异。真正落实了分层教学模式后,教师可以轻易地发现,每个层级的学生均具备不同的目标、方案与意识形态。综上所述,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促使各层级学生均可明确适合自身的教学要求。在高中化学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起点目标、中等学生应达到的基础目标、优等学生应达到的提升目标等等。
        3.3教学内容的分层化
        在分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需要了解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进度以及最终的价值目标。根据学生的实质情况,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处理。高中化学中的分层教学离不开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和教学方案的灵活调整。教师需要以理念内容的整合和分层化分析为着眼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动性相对偏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反复强调,了解这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拓展成绩较好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第二个层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能动性还有待激发。教师则可以适当地拔高教学的难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视野的拓展。对于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来说,兴趣的激发则是重点。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且加大这一板块的教学力度和支持力度,为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4实验教学分层化
        化学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所以说化学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学习情况、性格特征等划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安排简单任务,让学生负责实验仪器的准备,然后安排中等层次的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科能力较强的学生观察实验,进行总结。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5作业的分层
        传统化教学中,化学教师的作业设置通常存有机械重复、效率低、类型少等弊端,而分层作业主要按照学生的学情实施差异化的任务安排,以此使作业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都有所收获,并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得到有效增强。传统化作业通常是让学生统一完成作业,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与发展,而且还会对学习差的学生造成一定阻碍。因此,老师在安排学生课后作业的时候,需注重作业的分层,以促使不同层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化的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是科学的。分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还能够实现教育的公平,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高中化学教师要认识到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分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丽华.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J].新课程,2020(46):129.
[2]乔秀霞.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0(12):74.
[3]漆书健.高中化学教学中巧妙分层路径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69.
[4]黄青.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5]张磊.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