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杨玻
[导读] 现在的高中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十分的欠缺,教师们也都过于注重教授学生们知识,

        杨玻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重庆  401147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十分的欠缺,教师们也都过于注重教授学生们知识,在学生们学习成绩上十分的注重,从而也就导致忽略了学生们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但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所以高中历史在教学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们教授知识,更要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事件的时候,将其中的情怀以及精神上升到自己的精神层面,让学生们能够对此感同身受,进而促使学生们自己也能够拥有这样的情怀和精神,尤其是学生们在家国情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学生们不懂得家国情怀其中的含义和意义,更无法将其上升到国家层面上,这是我国青少年一代普遍的现象,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学生们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
        1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很久之前,家与国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宗法制的提出和演变,使得家与国这两个概念逐渐的合二为一,人们开始不再只是关注自我了,慢慢地对国家产生了人文关怀,甚至逐渐将国家的荣辱安危摆在首要地位,要不然怎么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种名言名句的出现呢?这便主要是古代人民对家国情怀素养的体现,渐渐的也就成为了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是很了解,也就无法从中体会到家国情怀,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内容,对家国情怀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促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够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弘扬下去。
        2 有利于在新时代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国情怀主要的内容边上便是要对国家有一种认同感、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在我国近代时期,国家面临着很大的灾难,涌现了很多的志者勇士,站出来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者,没有这些人的汗水和血水,便没有我们现在的国家,但是由于现在的高中生一出生便是处于和平的时代,也就不会产生这方面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但即使是在和平时代中,我国的发展仍然受到国外的阻挠和限制,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十分的激烈,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激发出学生们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们能够饱怀着家国情怀不断的努力奋斗下去,为国家的发展,以及我国实现伟大的复兴而贡献一份力量,做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少年,因此更要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对于我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 有利于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家国情怀素养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整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历史知识、价值观、价值取向以及学生们所需要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方法等多种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们在这些方面的培养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高中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接受教育,学生们在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十分缺少,这对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对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和深入,使得这一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高中历史教学就能够对学生们进行深入的培养家国情怀素养,让学生们能够对此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浮于表面,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实现课程改革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4 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
        现在的高中学生,学习的压力以及面临高考的压力都十分的大,他们每天都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学习的内容也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中,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外面的世界,使得学生们将来的视野就会变得十分的狭小,不利于学生们的发展,而家国情怀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且起点层面也都比较高,都是属于社会、国家方面的,学生们有了很多这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之后,就能够很好的开拓学生们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们能够心怀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将来步入社会之后,也能够成为一个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有志青年,造福于社会、国家的同时,也不断充实、提高了自我的能力和水平,所以,高中历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对学生们自身的发展乃至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1 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现在高中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并没有过多额外的材料和资源,主要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尽管材料和资源有限,教师也要在有限的条件内创造丰富的教材内容,历史教材内都是讲述了各大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不能够依据教材的内容,单纯的向学生们将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的意义阐述给学生们,这样不仅只会让学生们对历史逐渐丧失兴趣,还对培养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没有任何的帮助,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剖和分析,为学生们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2 巧妙利用生活资源
        一些屈辱的历史事件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光荣的历史事件来增强学生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这个时候比起古代的历史事件来说,生活中国家的一些伟大的事迹更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利用生活中学生们熟悉的资源,学生们就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理解,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我国的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学生们都是亲眼见证了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建立和逐渐的发展,一直到了现在,产生了很多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影响,就好比就称为我国现代的四大发明,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高铁,这都是现在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学生们也都亲眼见证且切身体会过,教师就可以拿现在的四大发明与古代的四大发明进行比较,自然而然就能够看出其中的差距,也就能够引发学生们产生国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学生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 积极探索网络资源
        想要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仅凭教材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努力为学生们探寻额外得资源喝材料,在如今这个信息化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资源十分的丰富,形式、种类也十分的多样,对拓展学生们的历史资源和材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作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材料,给培养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创造更多的途径。
        比如历史中有一课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教材上对此的介绍内容并不是很多,只要求学生们能够有哪些成就以及影响就可以了,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和资料,来增强学生们的国家荣誉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技术,在网上搜寻一些有关古代科技成就的图文照片,并向学生们展示其中的一些制作过程和来源,让学生们能够对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国家荣誉感,进而来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均坤.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J].中学教学参考,2019.   
        [2]姜安平.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
        [3]郭扬.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4):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