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的四个维度核心思路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刘晶
[导读]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共产党一直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探索一条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
        刘晶
        中共疏勒县委员会党校,新疆    疏勒    844200
        摘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共产党一直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探索一条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华民族探索出一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严格遵循政治理论维度、历史维度、政治立场维度和民族精神维度,有效推进了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四个维度
        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走科学的发展路线,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深化共产党建设,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的四个维度,提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党政规律执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
        一、遵循政治理论维度
        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的四个维度,首先要遵循政治理论维度,恪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准确解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如果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结合,中国革命很难取得胜利。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的指导,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是发展党建事业的核心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国之根,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不可忽视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并非教条主义,而是科学的行动指南,在党建事业中,只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活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从格局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属于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一百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以及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的过程中,曾广泛吸收了其他国家(像德国、苏联等)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恩格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成果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因此,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开阔的视野,广泛吸取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内的一切积极成果作为借鉴。其次,从发展视角来看,毛泽东思想也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建国前,毛泽东思想精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纲领,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国后,毛泽东思想针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中,提出了各种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具体化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的又一次发展,标志着新中国走向特色主义社会发展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构建了宏伟蓝图。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诞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民众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努力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目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决策,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该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创新典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以此为标志,“先进文化”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守历史维度
        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有百年党史,党组织一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坚守正确的历史维度,由社会存在来决定社会意识,同时,通过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树立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形象,不断提高全民素质。从经济发展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开放了经济特区,旨在大力解放生产力,维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平衡,推进经济稳健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从文化发展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履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先进的时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而且,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属于党建文化的核心主体,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样化和灵动化特色。
        三、恪守政治立场维度
        在21世纪,恪守正确的政治立场维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由胡锦涛主席提出,该理论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提倡将传统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以此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环保性与战略性。其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度融合科技与创新,注重改善民生,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好环保管理工作。再次,科学发展观主张贯彻落实可持续理念,同步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努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另外,科学发展观主要致力于开创特色主义社会事业的新局面,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促进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中国梦理念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伟大民族复兴理念,该理念主张将个人梦想和民族梦想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树立崇高的民族理想信念,提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高度,促进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中国梦理念将创新作为梦之动力,同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建设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全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园。在中国梦理念的带动下,国家于2020年成功实现了全面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坚守民族精神维度
        促进党建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维度,认真学习革命文化,继承、弘扬并发展红色革命精神,像长征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举例而言,延安精神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之一,延安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用生命和鲜血争取了中国革命胜利,这种民族精神久传不衰。其次,从文化视角来看,革命文化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了各种革命精神,深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揭示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蕴含着党团结凝聚、纯洁先进、成功发展的秘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之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四个维度,促进党建事业发展,应坚守正确的政治理论维度、历史维度、政治立场维度和民族精神维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62):4-7.
[2]编写组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2 -103.
[3]杨娜娜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研究[D]. 烟台: 鲁东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