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导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模式。这种新型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值得我们去大胆尝试和探索。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题;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地理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想要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的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学生的目标制定,形成分层管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通常未重视分层管理,导致地理成绩的差距较大。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够明白基础的地理事实,也不能够通过地理原理对地理现象进行解说。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认为地理知识相对较基础,对生活的作用不大,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之中,造成地理成绩不理想。通过问题导学可以有效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一、用导学方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环节
地理概念总是与地理原理相互交织,难以区分。不 分析地理原理的形成机制,就很难理解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地理概念教学尤其是自然地理概念教学中,需 要引导学生思考与概念相关的自然地理过程和原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目 的。
(一)独学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部分,要求在课前独立预习完成。
(二)对学、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导学案上自主预习部分进行课堂检查,通常采用两人一组,一对一的互查方式,时间一般控制在5~8分钟。
(三)群学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围绕导学案探究问题逐一展开。在此环节中,教师以启发、引导、创设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为主,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相关知识相互交流与探讨。要求学习小组在预设时间内完成探究问题并将探究结果写在学案相应位置,然后由教师在多媒体展台上展示,同时请一名本组成员面向全班同学说明该探究问题的思维过程,最后由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四)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课堂检测题,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点拨。时间一般控制在5~8分钟。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一)基于地理思想构建地理概念体系
地理思想是从地理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地理观点,最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见的地理思想包括人地关系思想、尺度思想、过程思想、整体性思想、差异性思想、区域思想、区位思想等。
基于地理思想梅建地理概念体系,灌明晰某种地理思想的内容要点,将内容要点所包含:的关键飼或其同义词置于地理概念体系示意图之中引导学生利于地理思想来理解地理概念体系。地理思想为人们观察现实世界、分析地理问题提供了视角或框架,基于地理思想构建地理概念体系,有利于学生从学科本质上认识地理概念的内'涵,从最高的站位把握地理概念间的关联。而学生在构建地理概念体系的同时也需要于更加深刻地领悟地理思想。
(二)由提问入手培养地理实践力
2014年初,教育部首次发行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这次发行的意见中,率先提出了关于构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为未来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指明了方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较好地学好地理课程、能否较为牢固地夯实学科基础、能否有效地扩大学科能力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要强调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培养核心素养。我们常指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项重要内容,地理实践力是最为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的参考依据。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培养力度,拜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打破陈旧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模式带来的限制,不断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注重优良教学环境的构建,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地理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新课标改革的教育要求,在教学中传递一种“人地协调”的综合思维和人文理念。想要切实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设计,从教学环节中的课堂提问入手,以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为目标,去选取和设计课堂提问内容,在提问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地协调观,形成地理综合思维模式,强化对于区域和地域分化的认知,促进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三)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地理知识呈现
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利用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的对知识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直观的分析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地理本来进行分析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有多媒体设备的融入,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世界地图,教会学生如何识记地图。例如,在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时,教师应该利用动图向学生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图形的变化直观地了解整个变化的过程,然后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太阳的直射点也不同,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通过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动画效果,学生能够更加的牢记太阳的移动规律。在展示完后教师也可以体相互相关的问题,比如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一杯的各点一年中有无阳光直射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讨,更加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因此,互联网设备能够帮助我们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利用更加直观、更易理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概括,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关键。地理概念教学是以地理概念为载体,明晰概念的内涵、外延,有所侧重地展开地理知识的成因、过程、原理、规律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更新概念体系,着重发展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素养的教学。地理学科的时空性、综合性决定了地理概念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徐雯.对地理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地理教学,2018(10):34-37.
[2]刘学梅.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原理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9(12):16-20+8.
[3]张永利.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策略探讨——以高中地理“褶皱”为例[J].地理教学,2018(23):19-21+33.
[4]张真珍,陈亚颦.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