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兵
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双语实验学校 300380
摘要: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工作开展面临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下面文章就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教学现状;小学教学
引言
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大环境下,小学美术学科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美术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学校,美术教学得到大幅提高,学生的核素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美术教育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由于专业教师缺乏、教学环境不足等因素,小学美术教学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美术教学的发展。因此,探究小学美术教学策略,促进美术教学正常开展,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1新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1.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绘画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学生会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大大增加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从当今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授课期间,只是引导学生一味地临摹,还有教师重视学生的语数外学习成绩,并没有重视美术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1.2课堂互动教学水平不高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以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但就目前而言,在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第一,课堂教学观念落后。传统的美术教学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缺少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在讲授美术知识时,忽视了学生对美术绘画技能的理解程度,导致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无法掌握美术绘画技巧。第二,缺少互动教学实践。教育改革的发展,促使小学教学理念发生转变,但受传统应试化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仍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践,使课堂互动教学过于形式化,无法满足学生多样性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第三,互动评价方式单一。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但部分教师缺乏对教学评价的正确认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缺少双向评价机制,导致评价结果不客观,降低了教学评价质量,不利于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开展。
1.3家长缺少支持
美术教学需要的耗材品远远大于其他方面,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支持,也是一种金钱上的支持,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开支。基于这些情况,家长对于学生的支持也会慢慢减少,况且,家长重视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美术教育在家长眼里逐渐会变成可有可无的一门里学科。当然,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限于这几个方面,甚至可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新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剥丝抽茧,层层理清。
2新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1趣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一问题,任课教师要从自身寻找问题,要摒弃落后的教学手段,采用学生欢迎的、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之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任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教学实际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喜欢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以玩乐的状态去学习。
以学习《雪》这一课为例,任课教师首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时间,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将要学习的内容。随后,任课教师组织学生猜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学生经过讨论和猜测总结出“雪”。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趣味小视频,讲解雪的形成和雪的形状等,来全方面地帮助学生了解雪的相关知识。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最后形成雪。如此一来,学生经过学习有趣的视频,可以清楚地了解雪的形状,方便学生绘画,使绘画更加生动和形象。
2.2重视因材施教,优化学生美术学习效果
小学阶段各个班级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美术学习经历,那么自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而这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小学美术教师都需要在统一教学之余提高对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视,并据此采取一系列手段,从而帮助学生优化美术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2.3掌握互动教学方法
一方面,教师要整合课程资源。与其他学科不同,美术课程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建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不断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绘画学习中。在开展美术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美术知识的具体表现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出合理化问题,并在学生深入解决美术问题的条件下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教师所提问题应简单易懂,避免学生在解答各类美术问题时出现思维混乱和综合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同时,教师应加大以导促学模式在问题教学情境中的应用力度,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能力,为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更多自主探究知识的机会。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让学生更加细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意识,发展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
2.4动员家长支持
任何学习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对美术教育来说更是如此。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让家长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特别是从美术创作角度来说,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思想,自由的表达观点,让他们把其它学科带来的负担与压力进行释放,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极为有利。家庭生活蕴含的美育内涵是小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美育素材,滋养学生的独立审美意识,推动美术教学创新。在家庭生活中,从简单的色彩搭配风格到室内装饰设计、服装搭配等内容,都蕴含了丰富、个性化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思想,这正是当前助力美术教育全面创新的重要补充素材。为此,要合理利用家庭生活美育资源、设置各类美术教学场景开展家庭生活美术教育,并鼓励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重点掌握绘画创作技巧和绘画艺术的创作外延,体会、品读美术教育的多元内涵。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时,可以将课堂引向家庭生活,通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元宵节的节庆活动,一起完成彩灯的设计、制作,充分发挥家庭生活美育的积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新课程改革活动持续推行,而受此影响,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逐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由此,从小学阶段开始,美术就有必要被纳入教学体系中,并需要注重合理化的美术教学工作,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柳冰玉.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1):166.
[2]孙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2):34.
[3]敖云毕力格.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