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妮
洛阳市洛龙区未来小学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地图,英文翻译为The Mind Map,由著名的“大脑先生”英国人东尼·博赞所创。思维导图能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结合,运用直观的图像、较少的文字以及发散的结构来表现大量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人快速地在大脑中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思维导图能像地图一样呈现学习者大脑思考的整个过程,从而加深学习者的记忆,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同时,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能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快速筛选并理清其中的重要信息,有利于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
1.思维导图的定义概述
思维导图,别称心智导图,在上世纪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思维导图的作用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发掘并高度重视,也逐渐广泛的被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思维导图从形式上来看,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主题向四周进行放射式的拓展,随后对这些分支加以色彩与字体颜色的变化,对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在纸上进行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实质是将形象思维同抽象化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通过图像与线条来描绘出思维的痕迹,在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的观察到思维活动的过程。
2.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分析
(1)激发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精神力
对于尚处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动力源泉是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兴趣可以积极推动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而部分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理念中缺乏对兴趣作用的正确定位,一些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仅仅局限于对基础知识概念的灌输式讲授,教学模式单一,导致英语课堂僵硬、死板,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不理想,教师再加大任务量,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正在逐渐被消磨,而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英语的实践与应用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这种条件下,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以集中,强化英语学习热情。实验结果表明,对于5-16岁的儿童来讲,图像给孩子带来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对课本知识进行图像化的途径之一,所以在英语课堂上灵活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切实的提高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力,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激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更加活跃。对于学生而言,将传统的课本内容进行立体化,用图像替代文字来阐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易于理解,形成良性循环,减少了对学生母语的依赖程度。
(2)提升阅读效率,强化学生记忆力
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是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掌握。在一篇英语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对各个词汇含义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在含义的深度挖掘与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对词汇理解掌握的整体能力,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锻炼,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联想能力,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分析并解决阅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
(3)对知识体系化,提高学生理解力
小学英语的课堂时间中,除了对英语生词的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通篇文章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灵活的发挥思维导图的优点与长处,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掘出通篇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脉络与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如时间、地点等内容来亲手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文章中复杂的信息进行体系化、简单化的处理,让学生更加高效的理解文章内容,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基于教学实践的应用策略研究
(1)思维导图在课前导入的应用
相较于高年龄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较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大多数小学生很难快速的从松散的课间环境调整到严肃认真的课堂状态,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初期进行合理的课前导入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变学生的课堂状态。面对这种情况,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入新课程的知识可以保证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内容的学习状态。
(2)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融入到小学英语学习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课本中的英语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亲密度,锻炼学生之间的协调运作能力,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讲授关于“home”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围绕home为主题,让小组之间想象如果在新家内需要什么必要的物品,用英文的形式在小组之间写下这些物品清单,并在整理与组合完成之后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到纸上,让课堂的趣味性在思维导图的连接中得到进一步提升。类似的科普版(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Lesson9的课程,在有关“Season”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让小组归纳出季节之间不同的特点,用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来概括出季节的内在特征,并以这个关键词为出发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一步拓展每个季节的内在含义、外在特征以及相应季节可以进行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调动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通过丰富思维导图,深化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研究成果。最后,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总结,对于完成度高的、质量较好的给予充分鼓励;对于尚有不足的小组则先对优秀的地方进行肯定,随后指出尚可进步的空间,最后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的应用
小学英语综合能力水平主要通过英语写作来展现出来,同时英语写作也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的小学英语写作相对简单,但学生都缺乏对英语写作的思路,觉得很难通过英文来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在这种条件下,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挖掘出学生心中所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拓展英语思维。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写作真正成为一件轻松、有成就感的事情,又可在不断的写作事件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段落的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树状图,逐步对英语课文展开分析,从而有序理解英语课文的核心内容。首先,教师可以给出英语课文的中心话题,让学生在这个中心话题下延伸出相关的阅读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可以将英语课文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层级,以递进的方式对英语课文段落展开分析,使学生有效理解段落的意思,进而让学生的英语阅读富有层次性和逻辑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归类整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热情,快速进入上课状态,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帮助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更高效的理清文中相关字词句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英语写作来锻炼并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切实推动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同样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情况来不断调整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调动思维导图,在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来指导后续教学实践,最终实现英语教育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读书文摘:中,2016(10):203-204
[2]罗雅静.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6(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