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张博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与落实,体育教育并没有被落下,而是力求做到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作后盾。
        张博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  湖南  长沙  41001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与落实,体育教育并没有被落下,而是力求做到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作后盾。小学时期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体育课都非常热衷。但体育课带来的实际锻炼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都存在值得思考与改进的地方。而体育游戏,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讨论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实施策略
        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1 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先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再进行动作示范。学生机械地进行模仿练习,剩下的时间便是学生最喜欢的自由活动时间。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学生对枯燥的动作知识讲解没有多大兴趣,接下来的练习也只是敷衍了事,大多数学生更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整个体育课最受学生喜爱的就是体育课后段的自由活动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用一些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作技能的学习之中。
        1.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体育活动中,绝大部分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的同时,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让学生自由活动,就容易形成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团队的凝聚力。把游戏活动引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1.3 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
        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由于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比较低,所以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将游戏融入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体育动作技能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形式,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枯燥无趣,让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运动游戏中,通过游戏、玩耍学习体育技能,增强体质。
        2.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以学生为本,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游戏
        在安排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性别差异,以学生为本,设计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游戏。
        低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许多孩子的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完全,不适合参与强度大的体育项目。这时,教师可以多选用体育游戏活动,加入简单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趣味情节,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游戏。例如,教师可以避免选择耐力型或者力量型的训练,而选择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提高反应速度、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项目的集体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穿过小树林”、“丢沙包”、“叫号跑”、“贴报纸跑”、“换物接力赛”、“跳绳接力赛”、 “猜拳跳圈”、“套圈比快”、“投球入筐”、“掷准比赛”、“头上胯下传球接力”、 “螃蟹行走”、“开火车”和“劈叉接龙”等游戏,融入体育课程的一些内容,使学生在欢乐的游戏时光中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在心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在设计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竞技性体育游戏,鼓励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学习体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分组迎面接力”、“长江黄河”、“捕鱼”、“贴膏药”、“背向起跑比赛”、“单双数追击”、“赶鸭子”、“8字跳长绳”、“分组跳长绳”、“夹球入筐”、“袋鼠跳”、“你推我让”、“冲出封锁区”、“抓尾巴”、“蚂蚁运物”、“运球接力”、“夹球接力”、“三角障碍跑”、“抢滩渡河”、“同起同坐”和“无敌风火轮”等游戏。中、高年级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一般都会积极参与其中。
        2.2 创新体育游戏形式,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老师可以发现,许多小学生有着充沛的体力,尤其是他们感到好奇的体育运动,他们就愿意投入全部的精力。体育游戏,是学生玩耍的重要时间。老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进行动作技能总结,抓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科学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
        我们要注重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和稳步提升,不能在开始阶段就进行剧烈运动,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热身习惯,同时可以利用这种教学形式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很多男同学喜欢篮球、足球运动,但是在教学活动中直接进行剧烈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并不利,因此在前期的热身阶段,老师可以采用原地传球、移动传球、原地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原地拉球、盘带球、跑动脚下三角传接球等方式帮助学生预热,当达到科学的预热效果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而许多女生对于体操、羽毛球、热身游戏更有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女生前期热身时进行正踢腿、侧踢腿、高抬腿跑,羽毛球颠高球,或者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跳”、“叫数抱团”、“蹲下与起立”、“模仿动物练习”等热身游戏。接下来,再让女生进行相应的剧烈运动。
        2.3 制定互动反馈机制,加强师生之间沟通
        小学体育教育的深化改革,不仅要求老师能够将体育知识科学的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通过反馈信息,让老师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
        体育游戏活动涉及的内容众多,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尽量以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也能促使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学生制定更加多元化的体育游戏活动内容。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互动反馈机制,对于老师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态度进行反馈调查,让学生的意见能够更多的给老师提供珍贵的修改依据。另外,体育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的想法,更多的征集学生所喜欢的运动形式。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检测、体能测验,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
        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消除拘谨感,激发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促进小学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游戏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强身健体效果。所以,教师要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将体育游戏设计得更加丰富、合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场地器材等诸多因素,为学生制定更适合他们、更受他们欢迎和喜爱的体育游戏。
        参考文献:
        [1]毛宇.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9):102-103.
        [2]李权福.探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