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金城
广东省罗定市罗城柑园小学 527200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革新,小学体育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情感因素等多方面的不同情况,制定多元化分层教学方案,加强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巧的掌握,使学生的体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针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信息、身体素质、学习情况、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制定分层式教学方案,开展针对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情况以及教学过程进行分类存档,实施合理化教学分组,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显著的提高了体育教学成效,体育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更多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开展措施,不断丰富体育学习内容,并完善体育学习评价。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一)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要考虑整体性教学成效,而分层教学的实质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然后展开具体的针对性教学。促使学生的体育水平能够整体性提高,也有效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确保学生的体育水平有整体性提高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知识接受水平不同等情况,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学习掌握程度均有不同。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改善参差不齐的学习状况[1]。制定合理的分层式教学方案,对体育希望生进行转化,对体育中等生进行发展、对体育优秀生进行重点培养。对学生的差异情况和内在体育潜能进行充分考虑,有效的解决了个体与集体的教学冲突,充分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有利于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分层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以及教学情况的反馈,通过公平公开的教学机制,实时监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分层教学能够及时的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在开展分层教学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首先,体育教师在正式体育教学之前要进行分层式备课,要充分掌握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将课程的基本要求、重要知识点和训练动作等进行整理分类,对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状况进行清晰预判,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次,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进行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维护课堂秩序,使分层教学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有序进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最后,要加强体育器械和场地的完善度,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器材的维护,在课前协调好训练场地,确保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能够顺利实施。
(二)制定科学的课堂计划,充分发挥分层教学优势
新课改要求小学体育教育要实现整体性教学,不能实施“片面化”或“个体化”教学形式,体育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分类,开展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针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耐力、配合力以及专注力[2]。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整体性提高,也有效的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将体育训练项目进行合理化分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体育项目,将体育课堂的训练进行科学分类。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对丰富,在体育课堂中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内容较多,因此,体育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进行整理分类,制定条理清晰的课堂大纲,然后进行细致化针对性教学。例如,在进行体育短跑训练时,教师可将短跑目标分别设定为50米、100米和200米,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完成短跑任务。教师还可以设立短跑竞赛,以此方式使学生对短跑知识及要领进行巩固,通过将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使学生更加细致全面的掌握体育知识和训练技巧,逐渐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有效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四)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体育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组合,以达到最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细致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和发展程度,将学生按照性格、体能以及积极性进行合理组合[3]。例如,在学习球类运动时,教师可实施分类教学计划,在课前向学生分别介绍各自球类的基础知识和具体训练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球类进行训练,教师通过课堂反馈将各种球类运动的分配比例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也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运动训练,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体育教学有整体性发展。
(五)完善层次教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和表现来掌握课堂效果,对于学生在体育训练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能力、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可设立具有层次性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小考,来检测学生体育能力的进步情况。例如,在进行跳跃训练时,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的跳高或跳远成绩,根据学生的真实运动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法,再次训练后,进行第二轮小考,然后将两次或多次训练成绩做出对比,体现分层训练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并制定更加完善的体育训练方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相对有效的教学措施,体育教师要提高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意识,在开展分层教学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制定科学的课堂计划,充分发挥分层教学优势;将体育训练项目进行合理化分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完善层次教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学生体育水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顾小冬.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7):1-2+5.
[2]王娟.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20(15):295+298.
[3]田旺元.探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09):205.
作者简介:
区金城,男,广东罗定,1996-05,广东省罗定市罗城柑园小学,职称,员级
学历,大专,单位邮编52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