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傅彩霞
[导读] 本文以作者所从事的生物化工专业生物工艺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容选取、设计、组织、实践总结等方面进行阐述,
        傅彩霞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蚌埠 233000
        摘  要:本文以作者所从事的生物化工专业生物工艺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内容选取、设计、组织、实践总结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工艺  模块化  教学  职业能力  中职生
        生物工艺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工专业的一门侧重于职业专项技能的核心课程。本人不断尝试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从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进行探索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反思总结。
        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设计
        (一)本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模块化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学科-专业”教学模式,建立“能力-岗位-职业”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建构成职业能力结构体系,突出中职生的能力本位培养。在教学内容选取上,选择了典型的生物技术产品如味精、柠檬酸、微生物酶制剂等生产工艺进行教学。学生学习了这三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能够为今后的生物化工车间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实施上,选择菌种培养、发酵、分离、纯化、三废处理等五个专业工作环境进行展开学习,同时充分结合了酿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关于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技能操作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分为多个模块,并以项目、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学校生化设备模拟实操,增强了教学的现实性、可操作性。
        (二)本课程教学模块划分
        该课程对应于菌种培养室、发酵车间和提取车间的工作任务,学习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通过多年企业实践学习和调研,结合企业对应生产车间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和各岗位所需要的重要职业技能,将课程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十六个子任务,八个校内实训项目[1]。教学模块具体配置如图示:






         按照每个产品企业的具体实际制造生产过程,综合考虑中职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实操能力等因素,将三大模块分解成若干个提高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性强的典型工作任务。例如模块二中所包含的子任务有:柠檬酸生产菌的扩大培养、发酵代谢调控、发酵工艺控制、提取、三废处理、模拟板模拟操作。带领学生去分析各个子任务之间以及模块之间所关联和交叉的关键知识点,以建立在掌握生产工艺流程基础上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学生分模块学习各工段的同时,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系统化地认识整个生产的实际工作过程,从而从准职业人的角度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和实际应用的课程学习思维。
二、 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根据各个模块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以“学生会做什么”为能力本位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生物化工实训车间资源,突出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升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学校设备进行实操,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生物工艺课程理论抽象,专业技术含量很大,如果学生不进行一定的模拟实操,那么学生只能停留在浅显的了解层次。结合学校的实训设备,在八个实训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完成十六个子任务的学习,例如模块一:生产菌的扩大培养工段结合种子罐培养学生接种技术、无菌操作能力以及学习观察培养条件;提取工段结合板框式压滤机、旋转蒸发仪进行脱色、浓缩实操;利用味精生产工艺模拟板让学生进行生产模拟实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认识了设备的结构、作用、运行特点,理解了生产工艺原理,掌握了生产方法,在真实体验中完成了生产过程的学习。在诊断与处理一些故障中,锻炼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模块一和模块二中生产菌的扩大培养、脱色、浓缩等操作与基本理论类似,以模块一的校内实训项目为主,加长实训时间,加大实训力度,让学生充分掌握模块一的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采用迁移式指导法学习模块二,学生学习模块二就能较快地进行理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法指导。例如在采用模拟板模拟生产过程中采用矫正式指导法和反馈式指导法,当学生摸拟生产过程出现错误时,一对一进行辅导,结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矫正学生的错误;要求学生反复在模拟板上操作直到完全熟练的过程中按照反馈-矫正-评价的程序进行不断地反馈指导,以保证学生掌握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在模拟操作的一些关键处、重点处,运用点拨式指导法点拨学生思考以及动手操作,以让学生主动思考获得新的认识;在操作中还采用渗透式指导法,将发酵、提取等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在实践操作中,借实践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复杂理论的理解能力。
(二)与职业技能标准有效衔接[2]
?模块一、二、三都需要学习发酵、提取、三废处理,与酒精、啤酒等酿造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内容有很多交叉点,结合技能鉴定要求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以后能够顺利进行酿造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将酿造工职业道德、素养渗透在平时教学中,将环保、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器材安全的一些关键性重点内容综合设计在模块化的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综合专业技能。
        (三)突出能力本位的教育
        笔者在多年的企业实践中发现刚毕业的中职生到企业去不知所措,不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具体应该做什么,所以如何培养学生“会做什么”非常重要。模块一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特殊知识和能力—掌握生物产品的具体生产流程,模块二重点训练学生的岗位核心知识和能力—训练具体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技巧,模块三重点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训练在工作中上传下达、遵守制度、与人交流合作等能力。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训练,学生既知道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又明确知道自己具体工作的开展方式。
三、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生物工艺课程模块化教学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职业能力,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
        模块化教学过程不仅要求教师注重教法,也要求教师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反馈,加大其参与度。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师自己的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授课方法和学法指导,加大学生积极学习的主体性,让广大学生能够有一种更好的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建构出良好的基于生物工艺理论和知识的能力体系。
        (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学习,结合学校实训设备的实操过程中,渗透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的训练,将味精、柠檬酸、酶制剂三个典型生物产品的生产工艺作为三个模块学习,能够为学生将来从事生物化工行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模块化教学中,加强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以够用为基本原则,不盲目求多和追深,加大学生的可操作性,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还要求我们从创新教学模式与思路、整合和优化课堂内容、改进与完善课堂教法与学法、重塑更好的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努力,继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结束语
        生物工艺课程模块化教学能够较好地提升中职生在生物化工行业的职业能力,为胜任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杨秀娟. 《造纸工艺与技术》模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
学),2014(22):251-252.
[2]张锐. 高职实训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以电力类“二次
          屏安装与检测实训”为例[J]. 教育观察,2019(40):102-103.
          
          
作者简介:
傅彩霞,女,汉族,籍贯:安庆潜山 ,生于:1983-12,工作单位: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单位省市:安徽省蚌埠市,单位邮编:233010,职称: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生物化工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