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慧
和田市浙江中学84800
摘要: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手段,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手段也比较传统,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融入新的生活化内容,用新颖的方式来活化教学氛围,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法治知识的实用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生活元素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知识实用性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渗透生活化内容,通过情景模拟、素材导入以及课外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通过生活元素导入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而言,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如下:初中法治教材中的众多内容都源于生活实例,生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目的,并通过设计生活化教学情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和体系,具体而言,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法治课堂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素材通常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一种对学生生活情景的再现,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获得启迪和生华。其次,生活情景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活化整体教学气氛,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和沉闷,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师生之间的交互再度增强,进而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1.添加生活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由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学就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生活化素材导入新课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添加一些实例,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实例相结合,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深刻、全面的教育。例如在“友谊与成长同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将自身的成长经历制作成幻灯片的方式在全班进行展示,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时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主人翁”意识和课程参与意识,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中,并认为道德法治学习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再认为法治课程是一门单调且枯燥的学科,极大的提升其学习兴趣。
2.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道德与法治教学从来都是具有双向性的,需要教师和学习双向参与,进而增强实施互动,在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吸收,有效实现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走进法制天地”单元“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教学中,这一章节是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绝佳时期,为更好的达到该章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发生过的“重大违法”的事件,教师对事件进行深刻剖析,找出其具备的价值和内涵,并将其作为反面教材,鼓励学生遇到类似事件时一定要遵纪守法,切勿存侥幸心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在内心深处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此外,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要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治觉悟,需要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建设法治中国”单元“凝聚法治共识”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法治体系和生活中的“法治”,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关于讨论“生活中的法治”的课堂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常会积极讨论,并组织学生将生活中见过的法治事件编演成一个情景剧,让学生在互动讨论过程中激发起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手段创建生活化情景,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下的教学方法改革中,信息化技术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课程中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道德与法治相关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创建生活化交流情景,将学生全身心带入到课堂中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教学环节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体而言,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构建出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进行适当的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让友谊之树常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或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交友经历自编自导成为一场生活情景剧,将其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和过程进行演绎,并借助于信息手段给学生播放多种生活交际视频,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将会大大提升,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也会认真听讲,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外都能收益
三、总结
综上,为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正确面对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采用生活化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以致用,实践夯实理论,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且教师要适应初中法治课程教育常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放开手脚,多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将枯燥化为有趣,将苦学变为乐学,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弘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06):55.
[2]柳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15):101-102.
[3]刘艳东.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06):137-138.